今年各行各业普遍都不景气,但金融是最直接显现的,就是很多投资者都失败了,比如网贷行业,国家整顿也是很及时的,如果再任其继续乱草丛生发展下去,情况可能会更糟,你也许会说,我马上就准备提现了,这是我投资的最后一大笔金额了,可能吗?如果平台继续平稳下去,只是你不知道这个平台其实最初本意就是捞钱,就是资金池,你这笔钱甚至更多的钱都会打水漂,直到它暴露出真实的面目跑路。
所以说国家只是在整顿,那些暴雷的或是运营不善的,早晚都会出事,并不妨碍我们继续投资,只是要擦亮眼才好,选择平台项目一定要谨慎,网贷也好,基金也好,又或是区块链项目也好,要做好资产配置,其中部分积蓄就是用来高风险投资的,可以承受这个风险就去理财,不可以承受就可以不理,其实没有那么纠结,本质上理财不只是打理财务,更有利于打理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个离开钱不能活的时代,自己的腰包何去何从,都是自己做主,理财更多需要的是理性,没有百分比的安全,比如现在有一笔闲钱想要投资,假如选择银行收益为1000元,投资基金收益为2000元,投资股票收益为3000元,如果你更看重安全性,那就选择银行好了,这时候你要晓得你将放弃股票3000元的收益,不会拿自己的本金去赌多余的2000元,这是你的想法。
但也有这种激进型的人,本身这笔钱就是用来高风险投资的,但他相信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判断选择了股票,最坏的结果就是这笔钱打水漂,但不会影响日常的生活,所以他选择投资股票,选择不同,承担的结果不同,得到的也就不一样,仅此而已。
这两者没有必要争论不休,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就好,如果你觉得金融行业很乱,想观望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的,就像做生意,同一个生意有赚的就有赔的,取决于自己的头脑,周边的人脉,资源、地理环境等,无论你选择什么,就意味着放弃其余的选项,但无论选择什么,结果是你想要的,就是好的结果。
是不是说的有点绕(偷笑)
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包括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和资金情况等因数。
首先是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这个自己可以在网上做一个测试,现在很多网站都有类似的测试,下面是我在支付宝上的测试结果。
从理财的角度,投资风险偏好大概分为3种:稳健型、中立型、激进型。根据不同风险偏好类型,资产配置的组合也不同。
稳健型:成长性资产占20%以下,定息资产占80%以上。例如基金等成长性资产占20%,银行理财产品占80%。
中立型:成长性资产和定息性资产可五五开,各占50%。
激进型:成长性资产占70%,定息资产占30%。
其次制定自己的理财目标
相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理财目标主要是用在个人教育投资,日常开支,储蓄等等。
理财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不需要局限于理财产品,最近市场的确不好,可以试试定期理财以及投资别的领域。
可以观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