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出让金区级政府和市级政府各分成比例,每个市的规定不同。
以济南市为例,在《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政策的通知》中提出,土地熟化主体为各区政府的,市级与区级按照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3:7比例分成。
若土地熟化主体不为各区政府而是市各投融资平台的,市级与各投融资平台按照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2︰8比例分成,并在出让方案中予以明确。
即区里出让一块土地熟化主体为该区政府的土地,土地出让金一百万,按照济南市的规定,市级与区级按照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3:7比例分成,则区级财政收入为70万元,市级财政收入为30万元。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一、有实际成交价的,且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按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出让金,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则依照全部地价40%计算。
二、发生转让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时,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
三、通过以上方式计算的土地出让金数额,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有异议的,由受让人委托有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评估,按评估价的40%计算土地出让金。
四、划拨土地使用权成本价格占土地价格的最高比例不得高于60%,在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计算出让金时,必须将成本价格换算成市场土地价格,再按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土地出让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出让金
关于土地出让金区级政府和市级政府各分成比例,每个市的规定不同。
以济南市为例,在《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政策的通知》中提出,土地熟化主体为各区政府的,市级与区级按照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3:7比例分成。
若土地熟化主体不为各区政府而是市各投融资平台的,市级与各投融资平台按照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2︰8比例分成,并在出让方案中予以明确。
即区里出让一块土地熟化主体为该区政府的土地,土地出让金一百万,按照济南市的规定,市级与区级按照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3:7比例分成,则区级财政收入为70万元,市级财政收入为30万元。
扩展资料:
土地出让金使用范围
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土地出让业务支出、缴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计提其他保障资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偿还政府性债务等(含棚户区改造项目上述相关支出)。
各区在收到土地出让收入当年分成资金后应于本年度列支,如因未及时列支而增加市本级计提各项基金基数的,增加部分由市财政在下一年度从分配区级的土地收入分成资金中予以扣回。
参考资料来源: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济政办发
关于土地出让金区级政府和市级政府各分成比例,每个市的规定不同。
以济南市为例,在《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政策的通知》中提出,土地熟化主体为各区政府的,市级与区级按照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3:7比例分成。
若土地熟化主体不为各区政府而是市各投融资平台的,市级与各投融资平台按照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2︰8比例分成,并在出让方案中予以明确。
即区里出让一块土地熟化主体为该区政府的土地,土地出让金一百万,按照济南市的规定,市级与区级按照市级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3:7比例分成,则区级财政收入为70万元,市级财政收入为30万元。
财政部公布《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管理暂行实施办法》第二段明确说到,中央在土地出让金分享上后退一步:土地出让后,当地政府可“先留下20%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建设费用,其余部分40%上交中央财政,60%留归取得收入的城市财政部门”。
扩展资料:
土地出让金最开始的规定是,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扣除土地出让业务费后,全部上交财政。上交财政部分,取得收入的城市财政部门先留下20%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建设费用,其余部分按40%上交中央财政,60%留归取得收入的城市财政部门。
而到了1992年,分成比例的收取办法改为,土地出让金总额的5%上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收取的土地出让金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在核定合理的土地开发成本和住房价款的基础上,自行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出让金
土地出让金属于地方财力,一般情况下由所在地政府自主使用,这个钱省里不会拿,市里和区里的分成比例要看各地方自身的体制了,可能全归区里,也可能只有一部分,,不过首先要扣掉土地收储成本什么的,大概十几二十个点这样子。具体分成看地方了,没有统一比例。不过这块资金和事权基本统一,谁干事谁拿钱,如果事权财权不统一,区里会找市政府,比中央和地方的财权问题好解决多。
---------以上来自于“知乎”网的人士所分享。
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