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南北两侧雪线高度:南坡较低,北坡较高。
南坡雪线约6600米(下界为5500米),北坡雪线约7400米(下界为5900米)。与北半球一般雪线的分布规律正好相反:在北半球,南坡为向阳坡,雪线应该高。但珠峰南坡接受印度洋暖湿的气流,降水较多,加之坡度较缓,雪线较北坡要低。
喜马拉雅山脉的雪线,北坡大约6000米左右,南坡约为5500米,北坡比南坡约高500米.从气温分布分析,南坡暖于北坡,是因为雪线高度是由温度和降雪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南面迎风坡接受从印度洋来的潮湿西南季风,空气温和湿润,降雪比背风的北坡要多得多;北坡雪少,加上空气干燥,蒸发大.到了夏季,在阳光照耀下积雪容易融化,于是,就出现了北坡雪线比南坡高的现象.
另外,从卫星云图上不难发现,喜马拉雅山山脉雪线以上不是处处地方天天都有雪的.这是因为在一些较陡的山坡上积雪薄、容易融化.此外,还有风的影响,珠穆朗玛峰地区冬春季节西风特别强劲,高山积雪常被吹落后岩石裸露.
南坡比北坡低。
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所以南坡雪线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