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验证过程完成之后,要通过制定控制体系将已经测试过的流程固定下来,以确保这一流程能不断生产出好的产品。流程控制是六西格玛设计DFSS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流程控制,能够维持流程的绩效水平以满足顾客要求,并不断促进流程的改进。
1、将流程标准化。
要将流程固定下来,并使得其他人能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别的流程,首先要将流程标准化。在六西格玛设计中,流程控制计划书是必不可少的选择。流程控制计划书规定了一些关键的测量标准,这样就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检测,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特别的控制。没有一个正式的控制机制,流程就可能会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只有建立一个正式的、可衡量的控制流程,才能将改进保持住,甚至还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提高。在这一步,团队成员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生产或服务流程进行标准化时,让做这项工作的人来担任标准化过程的领导很关键。这使他们成为流程的主人,而不是将流程强加到他们身上,从而大大增加了流程控制计划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在制定流程计划书的时候不能忽略那些能及时提供信息的内部顾客,要让即将从事六西格玛设计的人试用流程汁划书并进行测试。以便弄清楚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2、制定程序手册。
由团队共同制定程序手册,会促使团队成员思考应该控制什么,由谁来控制。程序手册围绕着投入、流程和产出展开。
关于投入问题,团队最关心的可能就是投入的质量。一个好的六西格玛设计应该确保这些投入的提供者能够始终做得很好,这样当将这些投入付之使用时。就不需要使用者对其进行检验了,从而在改进质量的同时节省时间和金钱。
在这里,流程显然是流程控制的核心,要确定哪些项目值得进行特别控制,哪些不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团队不必过于深究每一项目,但是一定要很细心地判断哪些方面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在这个筛选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对每一项任务进行测试,然后再利用测试结果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型。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每项任务的限度,以及确定每项投入对每项产出的影响情况,从而使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允许出现差异性,以及可容许的差异性程度如何。
3、意外控制。
建立有效的流程控制系统之后,就可以很容易的确定什么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一个好的流程控制系统就等于一个能够有效确认和改正潜在问题的内在系统。但是,无论计划定得如何好,进展如何顺利,总会有一些意外。
六西格玛设计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收集各种经验教训。我们需要收集在利用每个工具、每种方法、每个功能和每个原理时得出的各种经验教训。否则,过去的各种智慧成果就都会付之东流,无法应用到下一个团队或下一个项目中去。这一步的工作能够为将来的项目提供一个预先确定的控制系统,从而确保六西格玛设计不会因一时新的热潮而被抛诸脑后。
最后,在准备对六西格玛设计进行收尾的时候,有必要重新计算一下项目的成本收益。以第一阶段计算出来的反映收益情况的数据为基准。可以比较各个阶段的时间、成本和质量回报状况,从而更全面、更准确的估计公司或组织通过六西格玛设计能够得到的回报。通过这个估计,还可以对设计情况、长期制造成本的减少情况以及服务和支持成本的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估计。
六西格玛设计项目通常会把重心放在产品或服务的某个部分上,涉及到对产品或服务的某些有问题的地方,或对新产品或新服务引进的关键要素进行重新设计。六西格玛设计的项目回报需要很长的时间才看得到,但是随着六西格玛设计不断融入到新的产品或服务流程中,六西格玛设计的力量将会真正显露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