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奥运比赛观后感

比赛观后感400字就行
2025-02-25 11:12: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2008年8月8日,旷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终于要开幕了,我老早就吃好了晚饭打开了电视,坐在沙发上等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的来临。晚8时,伴随着绚丽的烟花和整齐的“击缶”声,盛大的开幕式开始了。

开幕式文艺表演《美丽的奥林匹克》,分成了上篇《灿烂文明》和下篇《辉煌时代》。《灿烂文明》首先出现的是一幅跨越时空、意境优美的中国巨型画卷,画面中呈现的是散发着中国古典韵味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而后又出现了古代四大发明、敦煌飞天、水墨画、孔子语录、戏曲、茶、瓷器等文化元素。下篇则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及中国融入世界的愿望。之后,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共同演唱了此次奥运会主题歌《你和我》,各国运动员入场。接着,开始了主火炬点燃仪式,中国昔日的“体操王子”李宁飞绕“鸟巢”一周后点燃北京奥运会主火炬。

总体而言,此次奥运会开幕式全场气势恢弘,极具中国特色,把博大精深和光彩照人的古现代中华文明,创造性地呈现于世人面前。而且,现场特技效果非常好,就连起辅助效果的烟花燃放也很有创意,特别是“脚印烟花”和“笑脸烟花”。但是这次奥运会开幕式也有其美中不足的地方。首先,整个开幕式过于民族化,从头至尾都强调中国古典文化,缺乏世界性元素,不容易引起他国人民的共鸣。如果能在其中插入一些其它国家民族的文化元素,以表现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开放的、博大精深的不是更能让人找到共鸣点吗!毕竟奥运会是世界人民的奥运会。其次,开幕式剧情太抽象化了,虽然重点展现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一些片段,但其连贯性不强,让人总是摸不着头脑,感觉没有核心思想。倘若能围绕着“和谐中国,友好中国”等主题再展开演绎不是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吗!再次,在进入到《辉煌时代》篇章时,体育场中央出现了朗朗和一位小女孩,他们共同演奏着一架钢琴。而那位小女孩只是一开始半玩半奏地和朗朗一起弹了几下钢琴,到后面几乎成了一个摆设,不仅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妨碍了朗朗的演奏,不知导演在此环节加入这个小女孩是何用意。还有,此次奥运会主题歌虽然很优美,但节奏太慢,听后不但不能使人振奋,反而让人产生睡意,实在是不太适合做奥运会主题歌啊,做催眠曲倒是不错的选择。最后,在主火炬点燃方式上创新性不足。将主火炬手用钢缆吊起到半空中早已不是新创意,而主火炬手在空中沿着鸟巢内壁奔跑,并伴随着画卷的展开,虽是个挺好的创意,但缺乏振憾力,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论其创新性也只能算平平过的那种。还不如在点燃主火炬前,主火炬手乘坐上一条巨龙,而后巨龙腾飞,主火炬手像一名骁勇的骑士一样,一手紧紧握住龙角,另一手举起火炬向主火炬飞去,在巨龙飞过的鸟巢内壁,讲述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逐步融入世界的画卷缓缓展开,从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多年来的发展,也正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才造就了中国如今的辉煌。

不管怎么说,此次奥运会能在中国举办,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因为这不仅仅是圆了我们百年的梦想,而且更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骄傲,因为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更多、更棘手的问题等待着我们解决,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还需要我们大家继续共同的努力奋斗。

回答2:

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准时开幕了!

昨天,从下午开始,我就守侯在电视机前收看直播。随着电视机屏幕上的倒计时提示不断变化,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了。终于,19点48分,直播开始。开场时的击缶表演多么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尤其是击缶倒数,当画面上的“30”与电视机屏幕右上角的时钟显示完全吻合的时候,那种和谐的变化同时又精确无误的场景让我心潮澎湃!在高亢鼓乐和震天欢呼声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拉开帷幕。热情友好的中华儿女诚邀四海宾朋,我们欢迎你!在《历史的足迹》一幕中,象征奥运历史足迹的29个“巨人脚印”,用焰火接力的造形,沿着古老北京的中轴路,一步步走向鸟巢。当“足迹”出现在“鸟巢”上空时,现场观众沸腾了,我也心跳加快了,非常兴奋,非常激动!接着,文艺表演正式开始。当清新和谐的画卷展开,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以叫人叹服!精致优雅的舞蹈同时也在描绘着一幅彩绘,形的美与意的美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堪称完美。在接下来的表演中,我们也随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当蓝色星球从地下升入高空时,我又一次感动了!变幻着色彩和图案的“地球”太漂亮了,那是我们共同的家!美丽的场景寓意着万物和谐共生,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和睦相处,这是充满友谊和温暖的大家庭!多么美好的意境啊……后来是各国运动员入场,在这一部分中,我们看到了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真的是“和而不同”!当中国队入场时,全场又一次沸腾了!“中国,加油!”的口号响彻云霄,现场欢声雷动,自豪之情通过电视屏幕汇入场外观众的血液,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充满力量!今日零点四分,奥林匹克的圣火终于在国家体育场“鸟巢” 熊熊燃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此时此刻,中华民族终于圆了百年奥运之梦!

整场开幕式不仅体现了形与意的和谐,更体现了华夏的灿烂文明,体现了中国的博大心胸,体现了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

一个不眠之夜,让我们铭记……

回答3:

昨晚,在经过一阵紧张的中德大战后后,中国男篮现今已经稳获前八位置。按照B组小组的排位来看,中国男篮不出意外的话会排在希腊后面,成为B组最后一名出线队。到现在看中国男篮的奥运比赛还是很揪心的。说好听点叫做很刺激。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中国男篮是一支极为不稳定的球队。在打西班牙的时候,可以在第四节领先9分多的情况下,让对手翻盘。在打安哥拉的时候,对手明显和我们不是一个档次,中锋比我们的前锋还矮,就这样的球队,我们还有一段时间内,让对手狂追分。差点翻盘。对付德国队,不知道是不是说两队的防守好呢?还是大家得分都很烂。第一节我们可以打一个19比9,第二节我们可以只得6分。进球荒让比赛观看者提心吊胆。还好,有个亮点,那就是孙悦的崛起。孙悦整场的3个盖帽可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但是也不能否定姚明与易建联,他们两个也都是好样的,他们两个的表现也都是可圈可点。中国男篮的中锋与前锋位置,上次我就已经说过,并不会与其它强队有太大差距,所以最后我们还是赢了德国,但是不得不延续上次那个头疼的话题,也就是中国男篮的后卫位置,先说表现稍好的刘炜,这场比赛刘炜表现得还不错,因为运球的时候不慌张了,失误少了,不乱投篮,积极传球,这些都是刘炜打这场球的进步之处,所以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刘炜作为主力后卫在独撑。再说表现不如人意的王仕鹏,换王仕鹏来做后卫的时候,王仕鹏太过于相信自己的3分了,一发现前面没有人防守,也就不管内线是否有人还没人,就出手了,结果3分球前4投全部不中,后来好不容易捞到了一个犯规罚球的机会,还只罚进一个。王仕鹏这场球打得太烂,如果有注意内外结合,打球有注重观察,多传球,不要急于投篮,不要过于自负,相信下一场球王仕鹏多多少少还可以和刘炜互换一下,最后来讨论一下最糟糕的陈江华,在网上已经看到太多调侃陈江华的言语了,不过关于这名后卫,实在是不适合如今的中国男篮。理由如下,第一,太慌张了。每次看到陈江华在运球的时候,都感觉到他很紧张,一拿到球,不是作为后卫起组织球队,稳定球队的作用,而是拿到球就一直有那种希望一条龙直接自己解决这次进攻的冲动,所以推进速度很快,不顾及队友是否已进入对方半场,不懂得掌握比赛节奏,经常是冲在最前端。因为我们是以内为主,内外结合打法的球队,中国队除了刘炜现在逐渐控制出这种节奏以为,其它的后卫都不怎么样,尤其是陈江华,陈江华的这种节奏是属于快攻型的球队的,例如美国队。而中国队与美国队的打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说陈江华不懂得中国队的比赛节奏.第二,太粘球又不传球,陈江华每次进入到对方半场别的不行,浪费我们的进攻时间,他是最行的,他可以把进攻时间在自己手上那边都快耗光了,然后再开始进攻,而进攻40%以上,都是自己来完成的,而命中率也不高,这样无形中变成是他一个人与五个人在打球了。最糟糕的还是自己喜欢突破,身高不怎么样,却喜欢突破,而且突破进去后,从来不传球,像这种样子无非是自取灭亡,所谓的以小打大,偶尔还可以,要是每次都成功,那还要姚明做什么?第三,防守跟不住人,可以搞笑的说,中德大战第二节大家的进球荒,是由陈江华协助打破的。在中德大战的第二节的时候,中国队与德国队有段时间各自都无法得分,但是换上陈江华以后,陈江华在防守对方后卫的时候,总是可以很容易的被对方甩掉,然后让对方得分,在陈江华的防守之下,对方在短短3分钟内,得了八分,其中陈江华防守的那名德国后卫,连续中了2个3分球。一下子把比分与中国队拉开。不久后尤纳斯怕了,把陈江华换下去,中国队才又开始了一线生机。所以在短期时间内,中国队若想还有什么建树的话,还是尽量不要让陈江华上场了。最后说一下尤纳斯,在中国与西班牙的加时赛的时候,首先把王治郅放在冷板凳上,然后等大家搞砸了,才让他出场,这个时候已经是无力回天,而且王治郅的上场时间实在是太少了,纵观当今这支中国男篮,论经验,论技术,除了王治郅,无人可以出其右。王治郅现在虽然老了,体力有一定的问题,但是若可以让他上,就尽量让他上,不但可以得分,而且在关键时候也可以稳定军心,而且别忘了,王治郅才是中国登录NBA的第一人。他比任何人都稳定。比任何一个都有国外大赛经验,尤纳斯不懂得这一点。所以下一场,我们对希腊,我们的王牌阵容应该为,姚明,王治郅,易建联,孙悦,刘炜。这样,我们与希腊才有的一搏。关于中国男篮,我一般指出的都是他的劣处,好处大家都看得到,也希望中国男篮可以在这次奥运会上,走得更远。
(如果你觉得长,那是因为我太喜欢男篮了〕

回答4:

奥运比赛观后感心得日记作文:最光荣的与最动人的
就算再淡化金牌意识,每一届奥运会,最引人注目的,往往还是金牌选手。这没啥不妥。

在古希腊时代的奥运会,没有什么金银铜牌,每个项目只有冠军才能得到桂冠和欢呼。金牌选手是奥林匹克的光荣所系,其中的翘楚还会成为每一届奥运会的标志性人物。像蒙特利尔奥运会时的罗马尼亚体操天才科马内奇,破天荒的七个满分,居然让电脑因缺乏相关程序拒绝显示;还有“飞行的芬兰人”努米尔,一连在三届奥运会上狂揽九金,弄得连太空中的一颗小行星都以叫“努米尔”为荣了。北京奥运则肯定会以那个美国大男孩为荣,这个叫菲尔普斯的“游泳神童”,在水立方拿金牌如探囊取物,谈笑间,纪录灰飞烟灭。

奥林匹克给人类带来了光荣,不但是人类的体能极限被一再突破,“更快更高更强”被神奇地无限延展,也激活了人类在科技、医学、建筑、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光荣无极限地幅射四方。“鲨鱼泳衣”、“模拟高压舱训练”等科技成果,托举了健儿们高举的翅膀;“鸟巢”、“水立方”等拥有奇幻外貌的建筑,以奥运的名义矗立在本来保守型建筑占了上风的古都北京;诸多原来运动员研制的保健品及训练方式,也在康复医疗等方面得到应用,造福更多的人们;更不消说关于奥林匹克的大量艺术与文学作品,早已不胫而走,最生动的例子,是各举办城市在开幕式策划中的苦心孤诣和争奇斗艳,让各主办国的历史与文化以最简捷、最直观的方式走向世界,沟通了世界各国的眼睛与心灵……

然而,奥林匹克最打动人的细节,有时却呈现在不为人关注的灯火阑珊处。

比如,8月15日的动人一瞬,出现在水立方。在女子100米自由泳的决赛中,德国姑娘布丽塔·斯特芬触壁后一时不敢回头看成绩,而世界纪录保持者、澳大利亚的莉斯贝丝·特里克特已经看到,布丽塔仅以0.04秒的微弱优势领先自己成为冠军。莉斯贝丝便一直微笑着等布丽塔看成绩,然后在水中抱住惊喜的对手,向她祝贺。那微笑和拥抱由衷而自然,动人心弦。

举重台上也有一瞬让人动容。法国选手旺斯拉·达巴亚·蒂安切在男子62-69公斤级的决赛中,屈居中国选手廖辉之后。他的教练为此要了最后一个重量,如果他能举起,不但会赢廖辉,还能破世界纪录。众目睽睽之下,他先试着惦量了一下,摇摇头,放弃了。在他下场时,人们以为教练至少会有些遗憾地安慰他——错了!他的教练激动地冲将上去,像对待英雄凯旋一样,欢呼着紧紧地拥抱了他。在有些时候,不一定“更强”的那一个才是英雄,只要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同时又不为金牌而伤害自己的健康,那也是智者和勇者,同样值得欢呼庆贺。

此外,还有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姑娘在领奖台上“化干戈为玉帛”的动人一吻,还有杜丽失掉首金后观众和志愿者们如潮的安慰和鼓励,还有陈一冰失手后“粉丝”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这才是奥林匹克的真正动人之处,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相聚在一起,他们是竞技场上的对手,但是,他们也在分享奥林匹克的光荣,哪怕是失败,他们也相怜相惜,自尊自重,他们之间,有一份可爱的默契和理解。在这样的默契面前,金牌也会黯然失色。

这样的光荣,这样的动人,奥林匹克缺一不可。这,才是奥林匹克的真正魅力,才会让奥林匹克从古到今,令人如痴如醉……

回答5:

第一,你关注的赛事。
第二,你最重视的人物。
第三,谈谈你对于北京举办这次奥运会有什么感想。
第四,你以后怎么对待比赛。
第五,你最不喜欢什么,指出原因和解决办法。
第六,有什么事情是突然打动你的。
第七,参加不了奥运会的你,能为中国做什么支持。
第八,大家都在关注刘翔,你的感慨是什么。
第九,人人关注奥运热,为什么会这样?
第十,奥运会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品牌,你对此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