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压缩比:压缩前与压缩后的文件所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
2. “压缩”与“解压缩”的操作有什么好处呢?
最大的好处就是压缩过的文件变小了,所以你的硬盘无形之中就可以容纳更多的数据。此外,在一些网络数据的传输中,也会由于数据量的降低,好让网络带宽可以用来做更多的工作。
3. linux系统中,几个常见的压缩文件案扩展名:
· *.Z compress程序压缩的文件;
· *.gz gzip程序压缩的文件;
· *.bz2 bzip2程序压缩的文件;
· *.tar tar程序打包的数据,并没有压缩过;
· *.tar.gz tar程序打包的数据,并经过gzip的压缩;
· *.tar.bz2 tar程序打包的数据,并经过bzip2的压缩;
4. linux系统中几个常见的压缩命令:
(1) *.Z文件使用compress命令如下:
[root@***~]#compress [-rcv] 文件或目录 //这是压缩;
[root@***~]#uncompress 文件.Z //这是解压;
(2)*.gzip的压缩与解压缩命令如下:
[root@***~]#gzip [-cdtv#] 文件名
参数:
-c:将压缩的数据输入到屏幕上,可通过数据流重定向来处理;
-d:解压缩的参数;
-t:可以用来检验一个压缩文件的一致性,看看文件有无错误;
-v:可以显示出原文件/压缩文件的压缩比等信息;
-#:压缩等级,-1最快,但压缩比最差,-9最慢,但是压缩比最好默认是-6;
(3)*.bzip2的压缩与解压缩命令如下:
[root@***~]#bzip2 [-cdkzv#] 文件名
参数:
-c: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输出到屏幕上;
-d:解压缩的参数;
-k:保留原文件,而不会删除原始的文件;
-z:压缩的参数;
-v:可以显示出原文件/压缩文件的压缩比等信息;
-#:与gzip同样的,都是在计算压缩比的参数,-9最佳,-1最快;
(4)使用tar只要记忆下面的方式即可:
· 压缩:tar -jcv -f filename.tar.bz2 要被压缩的文件或目录名称;
· 查询:tar -jtv -f filename.tar.bz2
· 解压:tar -jxv -f filename.tar.bz2 -C 欲解压的目录;
5. 完整备份工具:dump
[root@***~]#dump [-Suvj] [-level] [-f 备份文件] 待备份数据
[root@***~]#dump -W
参数:
-S:仅列出后面的备份数据需要多少磁盘空间才能够备份完毕;
-u:将这次的dump的时间记录到/etc/dumpdateS文件中;
-v:将dump的文件过程显示出来;
-j:加入bzip2的支持,将数据进行压缩,默认bzip2的压缩等级为2;
-level:就是我们要谈的等级,有0~9共10个等级;
-f:有点类似tar,后面接产生的文件,可接例如/dev/st0设备文件名等;
-W:列出在/etc/fstab里面的具有dump设置的分区是否有备份过;
6. dump的恢复需要使用restore命令:
[root@***~]#restore -t [-f dumpfile] [-h] //用来查看dump文件;
[root@***~]#restore -C [-f dumpfile] [-D 挂载点] //比较dump与实际文件;
[root@***~]#restore -i [-f dumpfile] //进入互动模式;
[root@***~]#restore -r [-f dumpfile] //还原整个文件系统;
7. 其他常见的压缩与备份工具:
[root@***~]#dd if=/dev/hdclof=/tmp/boot.whole.disk
可以认为:tar用来备份关键数据,而dd则可以用来备份整个磁盘分区或整块磁盘。
[root@***~]#cpio -ovcB > [file|device] //备份;
[root@***~]#cpio -ivcdu < [file|device] //还原;
[root@***~]#cpio -ivct <[file|device] //查看;
可以认为:cpio可以备份任何东西,包括设备文件。不过必须要搭配类似find命令来读取欲备份的文件名数据,才可进行备份操作。
很多人在学习云计算之初,都要学习Linux,云计算服务是部署在Linux系统中的。不过Linux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你不仅要掌握各种操作命令,还要了解Linux文件的打包与压缩,接下来的杭州云计算入门课程就给大家简单分享。
在Linux系统中,通常我们使用的打包压缩工具有.tar.gz、.tar.bz2、.zip、gzip、bzip2只压缩文件和tar只打包文件。
tar
只打包文件
tar的打包解包:
tar cvf file.tar 被打包的文件
tar xvf file.tar -C /home 指定解压路径
不解压查看压缩包内的信息内容:
tar -tf dir1.tar.gz
gzip压缩解压:
gzip 源文件
gzip -d 压缩文件
gunzip 压缩文件
gzip -c file1 >/home/file1.gz 将文件压缩到指定位置(注意以.gz结尾)
bzip2
只压缩文件bzip2命令的压缩与解压
bzip2 源文件
bzip2 -d 压缩文件
bunzip2 压缩文件
bzip2 -c file1 >/opt/file1.bz2 将文件压缩到指定位置(注意以.bz2结尾)
打包压缩
tar与gzip命令结合可以实现文件打包压缩,
用gzip压缩tar打包后的文件,其扩展名一般用xxx.tar.gz
tar与bzip2命令结合也可以实现文件的打包压缩,
其扩展名一般用 xxx.tar.bz2
优缺点
bzip2有比较高的压缩比,相应的压缩用时也要久一些,占用的系统内存也更大;
gzip最大的优势就是压缩解压速度快,压缩比稍逊于bzip2;
临时性的压缩包尽量选择压缩速度快的格式,如.gz;
用于持久备份或存档的文件,尽量选择压缩比较大的格式,如.bz2。
最后,它们之间还有一些区别,tar可以打包文件和目录,而bzip2和gzip只能压缩文件。
在Linux中,软件安装的方式有三种:
一、源代码形式
1、绝大多数开源软件都是直接以原码形式发布的
2、源代码一般会被打包成.tar.gz的归档压缩文件
3、源代码需要编译成为二进制形式之后才能够运行使用
4、源代码基本编译流程:
1).configure 检查编译环境,这里可以通过--prefix等命令配置安装路径(好像)
2)make对源代码进行编译;
3)make insall 将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安装到当前计算机中
二、RPM
1、源代码形式的特点:操作复杂、编译时间长、极易出现问题、依赖关系复杂
2、为了方便,RPM(redhat package manager)
3、RPM通过将代码基于特定平台系统编译为可执行文件,并保存依赖关系,来简化开源软件的安装管理。针对不同的系统设定不同的包
4、常用命令规范:linuxcast-1.2.0-30.el6.1686.rpm 包名-版本号-适用平台-32/64-rpm
5、使用rpm –i software.rpm(安装);
rpm -e software.rpm(卸载);
rpm –U software.rpm(升级形式安装);
rrpm –ivh(支持通过http\ftp协议形式安装)
-v 显示详细信息;-h显示进度条
查询功能:rpm –qa 列出全部已经安装的.rpm软件 rpm –qa |grep ***
三:YUM
1、rpm软件包形式的管理虽然方便,但是需要手工解决软件包的依赖关系。很多时候安装一个软件需要安装1个或者多个其他软件,手动解决时,很复杂,但是yum能解决这些问题。Yum是rpm的前端程序,主要目的是设计用来自动解决rpm的依赖关系,其特点:
1)自动解决依赖关系;2)可以对rpm进行分组,基于组进行安装操作;3)引入仓库概念,支持多个仓库;4)配置简单。
2、yum仓库用来存放所有的现有的.rpm包,当使用yum安装一个rpm包时,需要依赖关系,会自动在仓库中查找依赖软件并安装。仓库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HTTP、FTP、nfs形式使用的集中地、统一的网络仓库。
3、仓库的配置文件/etc/yum.repos.d目录下
4、使用:1)yum install 安装;
2)yum remove卸载;
3)yum update 升级制定软件
5、安装的时候,会下载软件包.Rpm在安装,所以用国内仓库。改变镜像源1)访问地址 2)点centos使用帮助;3)按步骤来
6、查询软件:可以使用yumsearch *
综上,yum 比rpm先进,但源码包比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