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有哪些气候特征?对农事的影响有哪些?

2025-02-23 23:52: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惊蛰在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于土中冬眠的动物。我国各地春雷始鸣时间各不相同,“惊蛰始雷”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气候规律相吻合。惊蛰时节正是“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零度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度至6度,沿江江南为8度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度至15度,可谓春光融融。这一节气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但土壤仍冻融交替,应及时耙地减少水分蒸发。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需要,为防湿害,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