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和中子.质子.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和中子.质子.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025-04-25 01:27:0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相对原子质量 并非一个 十分常用的 术语。原子量 是 相对原子质量 的常用描述。
在原子及其以下的微观领域中,常用的质量的单位 不是 克 或者 公斤等。而是 “原子质量单位 μ”。
1 μ ≈ 1.66055×10^(-27) kg
原子的实际质量 除以 μ 即为 原子量。从原子量,可以知道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个静止的质子的质量为 1.007825 μ = 1.6726×10^(-27) kg
1个静止的中子的质量为 1.008665 μ = 1.6748×10^(-27) kg
1个电子的质量约为1个质子质量的 1/1836。

从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约为1个原子质量单位 可以知道:
原子量 ≈ 质量数 = 中子数 + 质子数

中性原子中,核外电子数 = 核内质子数。
在原子核内部,质子数与中子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自然界中,大部分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略多于质子数。

回答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回答3:

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因为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质子和种子上了~有几个质子就带几个正电荷~核外电子数就等于质子数~因为原子的正电荷数就是负电荷数

回答4: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核电荷数=质子数Z=荷外电子数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