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露未成年人犯罪隐私犯法吗

2025-04-02 13:38: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透露未成年人犯罪隐私是犯法的。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所有记录都是保密的。
法律分析
透露未成年人犯罪隐私是犯法的。况且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在开庭审判时,和出判决结果时,各项信息及记录都是保密的,是不得公开的。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不愿向他人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如身体状况,包括是否患有某种疾病,以及个人私生活的情况,包括私人活动等属于个人生活领域的事情。每个公民都享有个人的隐私权,作为未成年人同样也享有这样的权利隐私的内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只要未经公开,自然人不愿意公开、披露的信息都构成 隐私的内容,自然人就此享有隐私权。如果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受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如要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请求侵权损害赔偿等。在侵权损害赔偿中,除了物质上的赔偿以外,依法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也是很正常的。所谓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公民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损害,要求侵权人进行金钱赔偿的一种法律制度。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能随意透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侵犯未成年人个人隐私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四百八十五条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后,没有法定事由、未经法定程序不得解封。对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解除封存:(一)实施新的犯罪,且新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二)发现漏罪,且漏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回答2:

  隐私权是在当代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一项重要人格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五十八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等法律法规,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原则,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体现了成人社会对未成年人的重视、尊重和关爱。

回答3:

对不起,我只知道《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这一规定,直接赋予了包括律师在内的一切公民举报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义务。
至于未成年人的,我还不知道,如果要知道详细的,最好还是对上述的法律规定,咬文嚼字,去律师网站咨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