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9.109 382 15(45) × 10^(-31) *2*(299792458)^2J=1.62*10^-13J
质量守恒定律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最早发现的。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而正负电子湮灭属于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1] 参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1LeQz7kfuNylXd1-hFfQv4tFSn4EjGLwuR_T5hsHPPYK5cs26eam9darUJdZzDzh2BIR67ylRE50bOdTysFq#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这就是人们对能量的总结,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是在5个国家、由各种不同职业的10余位科学家从不同侧面各自独立发现的。其中迈尔、焦耳、亥姆霍兹是主要贡献者。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科学地阐明了运动不灭的观点。表达形式保守力学系统在只有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能量表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能量守恒具体表达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热力学系统能量表达为内能,热量和功,能量守恒的表达形式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对论力学在相对论里,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变。计及质量改变带来能量变化,能量守恒定律依然成立。历史上也称这种情况下的能量守恒定律为 质能守恒定律。流体力学在流体力学中有一种边界层表面效应,又称"伯努利效应“。是指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压力会增加,伯努利效应是流体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伯努利因发现这一现象并成功解释它而创立的流体力学。[1] 电磁学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这种阻碍的结果就使得电磁感应的过程中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感应电流形成回路,再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也就是说,楞次定律所揭示的感应电流与原磁场的关系本质仍然是能量转化的关系,即能量守恒定律。[1] 参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mrGDBAWYOrxOu6ZyLqgXNoPHKQzEnIG28wckmQ6H9TNeneA0-5FRv3JuLSvjcE8#3_3所以一对正负电子湮灭产生两个光子,这个过程中质量不守恒单是能量守恒被称为质能守恒。公式E=mc^2.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请采纳,有问题欢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