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炼字流传千古的例子

古代炼字流传千古的例子
2025-04-05 00:26:4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故事1

  大居守李相读《春秋》,把叔孙婼的“婼”(chuò绰)字误读为“ruò”字音。每天读一卷,一个小吏在旁边侍候,常有不高兴的神色。李相奇怪地问他:“你经常读这书!”回答:“是的”。“为什么听见我读到这里就神色沮丧?”小吏拜了一拜说:“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婼’字读成‘绰’字音,现在听您读‘婼’字为‘ruò’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李相一听,说:“不对。我没老师教我读,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肯定是我错了,不是你错了。”经过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小吏委婉曲折地做了解释。李相很惭愧,拜小吏为师,叫“一字师”。

  故事2

  高适,字达夫,德州蓨(今河北景县)人,也是唐代的杰出诗人。早年久留边疆,熟悉军事生活,所作多边塞诗。其诗大多意境雄浑,情调苍凉,间有清丽俊秀的咏景佳作。一天,高适赴外地视察,路经杭州清风岭,观月赏景,诗兴大发,就在僧房里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写完他就继续赶路。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高适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视察归来时,专门去僧房改诗。可是,一踏进房门,便看见这句诗已被人改过来了。高适感到很纳闷,忙问是谁改的。僧人告诉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员从此路过,偶然看见了这首诗,连声赞叹,但惋惜诗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确,便不待作者回来相商,径直给它改了。高适暗暗称奇,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后来他多方打听,才得知那位改诗的官员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骆宾王。

  故事3

  杨万里,字亭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人,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人称南宋四大家。其诗善为“杨诚斋体”,不堆砌典故,构思新巧,语言平易自然,自成风格,有《诚斋集》传世。传说有一天,杨万里在馆中与人闲聊,谈到晋朝间,就说起有个文学家兼史学家叫于宝的怎么怎么,旁边有个小吏插话说:“是干宝,不是于宝。”杨万里感到很奇怪,便问他:“你怎么知道叫干宝?”小吏找到韵书,递给杨万里看。果然韵书里“干”字下面清清楚楚地注明:“晋有干宝”。杨万里一见大喜,非常感激地对这个小吏说:“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呀!”
  以上二例为有一字误读而经他人匡正的例子;以下事例均为有一字运用欠妥而经他人改良者。

  故事4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时,因敬仰东汉隐士严子陵,特地在桐庐宜春江给他建造了祠堂,并写了篇《严先生祠堂记》,文中有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文章写成后,范仲淹把它给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读后说:“‘云山’‘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很宏伟;从用语上说,极有气派,而下面用一个‘德’字接它,似乎显得局促,换个‘风’字怎么样?”范仲淹听后,把诗再低低吟诵一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果然味道大不相同,“风”有“风传千里”“风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对严子陵崇敬的意思。范仲淹连忙称谢,拜李泰伯为“一字师”,并以一千两银子作为酬答。

回答2:

我国唐代诗人贾岛为诗句“鸟栖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僧敲月下门”一句究竟是用“推”还是用“敲”冥思苦想,无法定夺,竟然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马队,是他和韩愈一起反复“推”、“敲”,才定下用“敲”字的。一个“敲”字,铿锵有声,使意境充满迷人的芬芳。而与贾岛同时代的卢延的《苦吟》诗,“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更是道尽了炼字推敲的甘苦,让人感动。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泊船瓜洲》时,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先由“到”改“过”,又换“入”,再换“满”,最后,终于炼出“绿”字,才心满意足。使诗歌意境徒然升华,那更是千古绝唱。与王安石同时代的词人宋祁对其《玉楼春》一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也是反复锤炼,对“闹”字也数次改动,先由“到”而“浓”,最后炼字为“闹”,更是使满词生辉,在文坛上留下万代佳话。清人刘公勇在词话里对宋祁炼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刘赞到:“一闹字卓绝千古”。

回答3: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柳絮因风起”就使谢道韫名垂千古。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

韩愈,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

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

简单介绍几个,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