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达到果树成花结果的目的?

2025-04-04 03:57: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果树花芽分化,是结果树特别重要的物候期。果树通过一定的营养期,分化花芽,开始一系列的生殖生长,开花结果,形成经济产量。果树花芽的分化与形成的质量、树上花芽与叶芽的比例,是树体营养状况、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的综合反映,是决定果实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因此,掌握花芽分化的营养规律非常重要。

由叶芽状态开始转化为花芽状态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果树花芽分化是一个由生理分化到形态形成的漫长过程。

花芽的生理分化也是代谢方向的转变过程。在此期间,生长点原生质处于最不稳定状态,对内外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是芽内生长点决定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生理分化是许多结构物质、调节物质、遗传物质和内源物质共同作用的过程和结果,而且是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因此,促进花芽分化的有关措施,宜着重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进行,效果更好。

花芽通过生理分化后,即进入形态分化期。目前研究认为,生长点分化组织在未分化花芽前,是同质的细胞群,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些促进花芽分化的物质在生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另一些促进营养生长的物质的活性被抑制,从而花芽的各部分开始逐渐形成。阿近一个世纪以来,诸多科学工作者对果树花芽分化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揭示其生理生化机制。综观现有研究资料,花芽成因的论点,基本上可归纳为营养学说、激素平衡学说和遗传基因控制学说。随着研究手段日益先进,目前一致认为,在营养物质的基础上,激素参与调节,导致花芽的分化形成。不论是营养繁殖还是实生繁殖的果树,也不论是幼年树还是成年树,花芽的形成,必须有健壮的营养生长和足够的营养物质积累为基础。因此,凡是形成花芽结果的树,只要有了较大的叶面积,有了相当多的光合产物,且树势生长缓和,枝梢能及时停长,就能进行花芽分化。当枝梢停长后,树体代谢方向倾向营养积累,而部分处于易形成花芽的枝及芽开始积累更多的营养,在不同的时间内开始花芽分化。能否分化,取决于代谢方向的转化。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凡能影响枝梢淀粉的积累和含氮物质增加的因素,都能影响花芽分化的进程和数量(

表2-1 果树花芽分化的生理生化指标项目

)。

表2-1 果树花芽分化的生理生化指标项目(续)-1

花芽分化形成的研究表明,在花芽分化代谢方式的质变过程中,水分代谢、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以及酶类、维生素的种类都相应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以光合产物和贮藏营养物质作代谢活动的能源基础和形成花芽细胞的组成物质的,故加强营养、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是形成花芽的前提。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立统一关系分割开来,单纯用抑制营养生长和使用促花物质来促进成花结果,是不全面的,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外界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花芽分化时期和花芽数量与质量。

矿质营养是影响花芽形成的重要物质之一。除氮、磷、钾以外,微量元素硼、锌和钼等对花芽分化和花器的形成均有影响,因此,花芽分化期喷施上述元素,均有明显的促花效果。

栽培实践证明,只有加强果树的土、肥、水管理,促使正常的营养生长,加速叶幕的形成,提高光合效能,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创造成花结果的物质基础,为早产、高产、稳产创造条件。近百年来,我国果农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许多促果树成花结果的经验,如新建果园,采用大窝大苗,重施底肥,栽后勤施追肥,前期重施氮肥,促进幼树生长健旺,快速长根,增加水平根的数量,同时促使树冠扩大叶幕形成,进而采取控水,增施磷、钾肥,控施氮肥,断根,枝梢加大角度,铁丝扎干等措施以缓和树势,充实新梢,改善树体营养状况,促进年年成花,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对结果过多、花芽不易形成的果树,采用疏花疏果,减少树体消耗,保持树体有一定的营养水平,促进花芽分化,达到年年丰收。此外,还可利用矮化砧,或喷施生长抑制剂,以减缓营养生长,避免树体营养大量消耗,从而达到成花结果的目的;对于幼年树、弱树,为了增强树势和扩大树冠,也常采用有效抑制花芽形成的方法,因而采取氮肥、灌水和喷施赤霉素等措施,以及加强修剪,以促进旺长,降低形成花芽的树体营养物质,从而促进营养生长,恢复树势。

总之,诱导花芽的形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甚至互为因果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果树生产上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来促进或抑制成花结果,达到生长结果矛盾统一,使树体保持长期高产稳产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