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腐皮病的病原是什么?流行情况怎样?疾病症状是什么?

2025-04-13 05:55: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病原】病原菌研究不甚清楚。有的学者认为是奇异变形杆菌,也有学者认为是克氏耶尔森氏菌。【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危害幼蛙和成蛙阶段,尤其是刚完成变态后的幼蛙和单纯以蚕蛹为饵料养殖的蛙。主要流行于夏、秋两季,尤以8~10 月为甚。该病具有发病快、病期长等特点,死亡率为30%~70%,幼蛙可高达90%以上。且常与红腿病并发。【症状】发病初期病蛙头、背、四肢失去光泽,眼睛瞳孔出现粒状突起,先为黑色,后逐渐变白,以后日趋严重,直至眼球为一层白色脂膜所覆盖;表皮出现白花纹,腐烂脱落,3~4天后出现白色内皮,7天左右内皮脱落露出红色肌肉。整个头部、背部体表形成红、白、褐色相间的病灶。病症较轻的蛙尚能少量进食,病情严重时,由于背部和四肢的溃烂病灶使得病蛙不食不动,潜居阴暗处,并常用指端搔患处,导致出血和进一步感染。一般4~15天内死亡,长者可达30天以上。与红腿病并发时,病蛙常群集于池子的一角,蜷缩不动,不肯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