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是怎么知悉天葬台这天有殡葬的?

2025-04-22 21:18: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是桑烟发出的信号。

秃鹫栖居在高耸的悬崖上,有着较严格的群体意识和一定的行为规范,它们也按群有各自的地域范围,昼夜都有值勤的鹫儿。它的职责之一就是发现天葬信息。

秃鹫还天生一双鼓起的圆眼泡,目光锐利,能穿透十几里的高空,加之飞翔高度很高,目光半径在百里左右,所以能把很远很远的东西收进眼中,迅即做出反应,桑烟自然是主要搜索目标之一。

殡葬队伍到了天葬台后,第一件事就是煨起香柏桑火,让浓浓的烟缕飘升天际,让烧焦的糌粑味弥漫在空间。

不过半个小时,一只秃鹫就飞来了。它在天葬场上空盘旋几圈,甚至降临在台地上方,观察片刻后即飞逝远方。

过不了一会儿,大队的秃鹫就次第飞来了。它们一般都降落在尸体靠南一边,绝不扑在已经摆好的尸体上。或相互追逐扑玩,或是静静等候。他们不怕生,也不伤害送葬人。

秃鹫们等待的是秃鹫部族的首席酋长——引导人之灵魂轮回的“喇霞”之鸟。通常“喇霞”之鸟总是姗姗来迟。当它翩翩而落,我们见到它的体型比其他秃鹫更高大雄壮,钩鼻也更尖利,犹如弯镰一般。神色倨傲而桀骜不驯,完全是悍猛、威武、踞高临下的姿态。

秃鹫撕食尸体也是有程式有纪律的。第一口由秃鹫首领尝食,然后其他秃鹫才扑上去,而挨在后面的则是白胸雕。

“喇霞”不动口,其他它秃鹫就不动口。因为只有“喇霞”才有能力、有资格完成“引导灵魂”的神圣使命,其他的望尘莫及,仅仅是助手而已。当然,这种说法显得有点牵强附会,宗教色彩浓厚,过于神秘,但程序却客观存在,是秃鹫部落长期形成的习俗,“强者为王”,一切先得由“王”来享受。“喇霞”并不真正地上去贪婪咀嚼,而是顾盼无人地上前,象征性地在尸体头部啄叩几下便离开,然后由秃鹫中的白胸雕叨食,赶来的雪鸡专意吃骨头,零碎内脏则由黑胸雕收拾,最后收拾天葬场的是“杂牌军”——大乌鸦。

在有的地方,秃鹫群,一般均为三、四十只,也有十几只为群落的大则上百只。虽然数目不一,但它们实施天葬的程序却是统一的,显示出秃鹫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