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冰的分类和分布都有哪些?

2025-04-22 06:29: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海冰其按形成和发展阶段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冰、初期冰、一年冰和多年冰。

按运动状态分为固定冰和浮(流)冰。固定冰与海岸、岛屿或海底冻结在一起,当潮位变化时,能随之发生升降运动。多分布于沿岸或岛屿附近,其宽度可从海岸向外延伸数米至数百千米,海面以上高于2米的固定冰称为冰架;浮(流)冰自由漂浮于海面,随风、浪、海流而漂泊。

海水具有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北半球冰界以3~4月最大(面积约1100万平方千米),8~9月最小(约700~800万平方千米),流冰群主要绕洋盆边缘流动,多为3~4米厚的多年冰。

南半球冰区以9月最大(面积1880万平方千米),3月最小(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多为2~3米厚的“一冬冰”。

海冰对海洋水文要素的垂直分布、海水运动、海洋热状况及大洋底层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对航运、建港也构成一定威胁。

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每年冬季皆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且冰缘线与岸线平行;常年冰期约3~4个月,盛冰期固定冰宽200~2000米。冰厚:北部多为20~40厘米,南部10~30厘米,对航行及海洋资源开发影响不大。

回答2:

按发展阶段,可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类。
按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冰和流冰两大类。固定冰与海岸、海底或岛屿冻结在一起,能随海面升降,从海面向外可延伸数米或数百千米。流冰漂浮在海面,随着海面风向和海流向各处移动。海冰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会引起海况的变化。流冰会影响船舰航行和危害海上建筑物。
初生冰最初形成的海冰,都是针状或薄片状的细小冰晶。在波动的海面上,结冰过程比较缓慢,但形成的冰比较坚韧,冻结成所谓莲叶冰。
冰皮是由平静的海面直接冰冻结成或者是由初生冰继续冰冻而成的海面冰层。它的厚度大概是5厘米,比较脆,容易被海面的风或海面的水流弄碎,变成长方形的薄冰块。尼罗冰初生冰继续增长,冻结成厚度10cm 左右有弹性的薄冰层,在外力的作用下,易弯曲,易被折碎成长方形冰块。饼状冰破碎的薄冰片,在外力的作用下互相碰撞、挤压,边缘上升形。成直径为30cm 至3m,厚度在10cm 左右的圆形冰盘。在平静的海面上,也可由初生冰直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