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起夜看到了什么,竟恼羞成怒:跟我曾爷爷叫一样的名?

李世民起夜看到了什么?
2025-04-14 08:23:2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李世民起夜看到了“虎子”也就是现在的马桶,恼羞成怒:“跟我曾爷爷叫一样的名”,因为李世民的曾爷爷就是叫李虎,当时的李世民越想学生气,勃然大怒,立马下令“虎子”改名,于是虎子改名叫“马子”。后来由于它慢慢的演变就成为了今天的马桶。

公元前581年,晋景公掉进粪坑中淹死,天下震惊,许多人意识到其实上茅坑也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于是便苦思冥想,“溺器”这一特殊产物应运而生,“溺器”既安全又方便,很快便风靡华夏大地,起初的溺器形式多样,直到刘邦干了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才基本定型!到了汉文帝时期,汉朝出了一位名将名叫李广,勇猛异常,平身最爱干的事情便是射杀老虎,哪里有老虎,便跑到哪里去射杀,李广在戌守右北平时,一次去射杀恶虎,被恶虎扑伤,虽然最终杀死这头老虎,可李广还不解气,便将“溺器”做成老虎张口的样子,以示对老虎的蔑视和鄙夷!


此事传到民间,百姓们又沸腾了,哇,李将军好威武,拿老虎的样子做“溺器”,实在是霸气,于是纷纷效仿,“溺器”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叫虎子,可到了唐朝,“虎子”这个名又引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不满。一次,唐太宗李世民起夜,拿起“虎子”后越想越别扭,怎么感觉这名字这么耳熟,苦思良久,才想起来,自己的曾爷爷就叫李虎,当时便勃然大怒,立马下令“虎子”改名,于是虎子改名叫“马子”。


古代的君王对于字的避讳是相当严重的,比如李世民的“民”最初是指人,为了避讳,才把民改为人。

回答2:

李世民的爷爷叫李虎。“溺器”最开始是盆,后来李广射老虎。结果被老虎抓伤。他是老虎。并把。“溺器”做成老虎的样子。被叫做虎子。而虎子是夜壶,他怎能不生气?

回答3:

看到了尿壶,古代给“溺器”叫虎子,因李世民曾祖叫李虎。所以李世民恼羞成怒。

回答4: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县),少年从军,擅长骑射,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封为敦煌郡公,善于用兵。进入长安后,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封为秦国公。唐朝建立后,官至天策上将、司徒,封为秦王。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设立文学馆,笼络人才。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儿子,册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正式即位,年号贞观。[1]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