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超过三年是否自动失效是不确定的,若是3年的诉讼失效中断,诉讼重新计算。
1、根据《民法总则》实施之日即2017年10月1日起,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
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正式实施,其中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标志着我国普通诉讼时效从《民法通则》的2年调整为了3年,而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
2、关于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并非一成不变,其中一项制度便是诉讼时效中断,这是指诉讼时效期间进行过程中,出现了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等法定事由,从而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消灭,重新计算的制度。
欠条出具后超过三年的,不一定丧失胜诉权,如果没有约定具体的还款日期,诉讼时效为二十年,自欠款之日起计算。如果债务人不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以依据对方出具的欠条,去法院起诉要求还款。
借条超过三年不会自动失效,借条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则依法可以随时主张,从主张之日起计算三年诉讼时效;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则债务人在还款期限截止之日,没有及时还款的,债权人就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
此时债权人在三年内不向法院起诉,则可能面临超过诉讼时效败诉的风险,这三年你未主张权利的,丧失诉讼胜诉权。假如时效过了,对方认可该笔债务且同意履行的,视为对原债权债务的重新认可,仍可起诉要回。
如果写明是借条,借贷关系成立的话,则适用的诉讼时效是两年;如果写明是欠条,其应当适用几年的诉讼时效则应当依据欠条形成的原因来确定。我国法律中规定的诉讼时效按时间划分共有四种:一年、两年、三年和四年时效。因此,当你借钱给朋友时,应当让他出具借条,而不是欠条和收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借条
百度百科-诉讼时效
不一定,欠条本身是没有有效期之说的。分以下几种情况:
借条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则依法可以随时主张,从主张之日起计算两年诉讼时效;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则债务人在还款期限截止之日,没有及时还款的,债权人就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此时债权人在两年内不向法院起诉,则可能面临超过诉讼时效败诉的风险。
但是如果出借人在借款人出具借条后的20年内没有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不再起算。
按照《民法通则》相关规定:
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扩展资料
三种常见借条陷阱
(一)打借条时故意写错名字
案例:王某向朋友张宗祥借款5万元,并打下借条,约定一年后归还。王某在借条署名时故意将“张宗祥”写成“张宗样”。到还款期后,谁知王某却以借条名字不是张宗祥为由不愿归还。张宗祥将王某告到法院。尽管法院支持了张的主张,但张也因在接借条时的不注意付出了很大代价。
(二)是己借款,非己写条
案例:王某向张某借款1万元。在写借条时,王某离开现场,不久返回,将借条交给张,张看借条数额无误,便将1万元交给王。后张向王索款时,王不认账。张起诉法院,经法院委托有关部门鉴定笔迹,确认借条不是王所写。后经法院查证,王承认借款属实,借条是其找别人仿照自己笔迹所写。
(三)利用歧义
案例:李某借周某10万元,向周某出具借条一份。一年后李某归还5000元,遂要求重新出具借条一份:“李某借周某现金10万元,现还欠款5000元”。这里的“还”字既可以理解为“归还”,又可以解释为“尚欠”。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周某不能举出其他证据证实李某仍欠其95000元,因而其权利不会得到保护。
参考资料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借条超过三年,不会失效。借条作为证据,是永久有效的。
对于三年的期限,指的是诉讼时效,超过三年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但是当事人仍然可以凭借借条起诉。
借条的诉讼时效期限是2年,从借条上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算。超过2年出借人未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对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诉讼时效应从出借人主张权利的次日起计算。但是如果出借人在借款人出具借条后的20年内没有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不在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