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5-02-25 12:37:2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政治思想以基督教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时期,政治学的首要问题是教权与俗权的关系问题,是教权与俗权各自的依据、界限等问题.人们很少对政治问题进行单独的研究,对政治问题的讨论,无不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法律、臣民、服从、义务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的.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视《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并将其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2)世俗国家观念淡薄
  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教会控制人们生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国家仅仅负责低等级的事务.因此,西欧人的基本观念是“基督教世界”,各个世俗国家只在人们观念中处于次要地位.由于中世纪国家以分封和私人占有为基础,国王与臣民之间的联系以分封时的契约为保障;并以此形成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中世纪的人不了解国家的独立自足和自主,更不了解国家概念的公民团体基础和法律基础.因此,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3)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中世纪西欧形成了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双城论”、“日月论”、“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尼古拉一世是西方教会史上重要人物,他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教皇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是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得以发展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力直接来自上帝.因此,教皇不仅在教会内部事务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其地位也超过了任何世俗国王.教会从未犯错误,也将永远不会犯错误.
  (4)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中世纪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也十分低下.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缺乏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政治思想既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制度、人们的政治行为中,也体现在宗教仪式和礼仪上.政府和政治家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和运用政治思想,以法令和官方文告的形式表述政治思想;教会领袖也是根据实际需要对政治思想加以应用.这个时期虽然出现过大量论战性的著述,在政治思想方面有许多新的内容,但却大多没有升华为理论形态.所以,中世纪虽然在政治思想上也有不少新的创造,但政治理论基本上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

回答2:

 (1)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政治思想以基督教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时期,政治学的首要问题是教权与俗权的关系问题,是教权与俗权各自的依据、界限等问题.人们很少对政治问题进行单独的研究,对政治问题的讨论,无不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法律、臣民、服从、义务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的.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视《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并将其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2)世俗国家观念淡薄
  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教会控制人们生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国家仅仅负责低等级的事务.因此,西欧人的基本观念是“基督教世界”,各个世俗国家只在人们观念中处于次要地位.由于中世纪国家以分封和私人占有为基础,国王与臣民之间的联系以分封时的契约为保障;并以此形成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中世纪的人不了解国家的独立自足和自主,更不了解国家概念的公民团体基础和法律基础.因此,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3)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中世纪西欧形成了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双城论”、“日月论”、“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尼古拉一世是西方教会史上重要人物,他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教皇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是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得以发展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力直接来自上帝.因此,教皇不仅在教会内部事务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其地位也超过了任何世俗国王.教会从未犯错误,也将永远不会犯错误.

回答3: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1)、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2)、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政治思想以基督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3)、由于西欧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被吸收到基督教神学之中,神学统领一切,政治领域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各门学科包括政治学都没有独立的地们,因此它们在内容上都成为神学的婢女,在形式上被降为神学的不同分支。
在基督教于罗马获得胜利以后,在欧洲,神学多被用以指称基督教神学,但在基督教神学之外,还有伊斯兰教神学、犹太教神学等神学体系。有些科学理论家和人文主义代表由于神学受到认信传统所规限而拒绝神学,并且主张公立大学不应该有神学系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