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产科医院联盟的妇科、产科,国家医疗卫生重点和优待区

2025-04-30 00:00: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以一法两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为核心的妇产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妇幼卫生法制建设、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和深入开展妇幼卫生项目等工作,使我国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由建国之初的1500/10万下降至2007年的36.6/10万,婴儿死亡率由建国之初的200‰ 下降到2007年15.3‰。妇幼卫生主要指标的不断改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为了实现我国妇女儿童纲要的健康指标,在实施上世纪90年代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基础上,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简称新两纲)。并从2000年开始,卫生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实施了降消项目,目前已扩展到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00个县。至2008年,中央共投入专项资金16.8亿元,总覆盖人口达到4.9亿人。降消项目在改善项目地区妇幼卫生指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项目地区住院分娩率达到86.8%,比2001年提高了47.6%;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9.4/10万,比2001年下降了48.2%;新生儿死亡率下降到8.4‰,比2001年下降了45.1%;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降低到0.06‰,妇幼保健事业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健康状况,首先要看妇女的健康水平,特别是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同样,妇女的健康水平不只是体现我国医疗卫生的政策和服务水平,而且还综合反映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可以说,妇产科医疗是一切医疗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