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什么意思?

2025-04-24 03:58:1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指只要不坑害他人,用合乎道德、合乎法律的方法去取得钱财,爱财没什么不可以。
出自《增广贤文》。《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事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出自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解释为:君子只要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君子:有才仁德的人。)用于处世。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道”的方式摆脱,是摆脱不了的。君子离开仁义,难道还能以恶立名?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回答2: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jūn zǐ ài cái,qǔ zhī yǒu dào)
  解释: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
  论语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 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注释】
  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么。 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译文】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 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 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 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回答3: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jūn zǐ ài cái,qǔ zhī yǒu dào) \x0d\x0a  解释: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x0d\x0a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 \x0d\x0a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x0d\x0a  论语 \x0d\x0a  【原文】 \x0d\x0a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 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x0d\x0a  【注释】 \x0d\x0a  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么。 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x0d\x0a  【译文】 \x0d\x0a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 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 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 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回答4:

网红复旦陈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正确解释!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