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波兰用骑兵对抗德国坦克是真的吗?

2025-05-01 12:21: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不是蓄意造假就是记者无知

另外,虽然一战后骑兵持长矛冲锋的战例确实存在(如第二次摩洛哥战争中的西班牙骑兵),但二战前的波军骑兵早已不是1683年维也纳城下的骠骑兵,其装备也与一战那种水平大不相同。长矛已于1934年从波兰骑兵的标准装备中消失。少量留用的长矛主要用于仪仗和悬挂旗帜。只是为了保持战士们的勇武精神,骑兵平时仍有使用长矛的训练。以当时波兰的3团制骑兵旅来说,全旅6100余人,除5100匹战马外,还有机械化车辆65台,配有轻机枪89挺、重机枪81挺、反坦克枪66挺、46毫米迫击炮9门、81毫米迫击炮2门、反坦克炮14门、75毫米火炮12门、40毫米高炮2门,重武器的数量与步兵野战部队相差不大(4团制骑兵旅的重武器数量更多),作战方式也是以骑马机动、下马作战为主,实际是一种机动性较强的步兵,只是在快速奔袭等没有重武器参与的战斗中,才会使用马上冲锋的战术。如果是真的与敌人的坦克部队发生交火,骑兵一般会选择主动退却。此外,波军的战术也并非今人所想象的那样落后。事实上在开战之初,波兰成功地分散和隐蔽了大部分空、海军力量,只是因为武器性能的差距和领导者的无能,才导致了惨重的损失和迅速的溃败。

为什么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参战的波、德双方都未出来澄清这场战斗的真相,起因应该是双方“周瑜打黄盖”式的一种默契:波兰人需要用这个故事赞美自己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德国人需要用它来宣扬第三帝国铁流和“闪击战”的威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逐渐被湮没,更多的“证据”被加入进去,来证明这一传奇的真实性。

比如在欧美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上,一些德国入侵前波军骑兵调动的照片中因为出现了长矛(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长矛多半是为了悬挂旗帜),因此也被注释为战争爆发后波军骑兵准备去对抗德军坦克。但反对的声音始终存在。当电影《罗特纳》公映后,一些参加过当年战斗的幸存老兵就公开发表不同意见,说明真相。

当然,即使“长矛战坦克”被证明是子无虚有,也丝毫无损于波兰军民的形象。在1939年那种恐怖之中,波兰人民和军队奋起反抗纳粹侵略者的勇敢斗争已足以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