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东北军在二战后日本军队被赶出东北以后,返回东北了吗?

2017.12.10
2025-05-05 17:05:5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东北军:
东北军为中华民国时中国唯一海、陆、空编制齐备的军队。南满易帜之后,编为东北边防军,纳入南京政府军系统,拥有兵力约三十万。前身为奉系军阀张作霖所统率的军队,称为奉军。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之后,奉军被中央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拥有兵力约三十万。1929年,奉军被蒋介石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约30万人,由张学良统辖。
二,入关经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暴发,张学良为保存实力,命东北军退入关内,在关内的广大将士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打回老家去!”“收复失地!”一些未入关的爱国官兵自发奋起抵抗,著名的江桥抗战、双城阻击战、哈尔滨保卫战等,打击了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并推动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迅速崛起。流亡入关的东北各界名流和爱国人士奔走呼吁,于1931年9月27日在北平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大力开展支援义勇军工作。1933年旗下宋哲元部参加抗日长城战役。1934年3月张学良就任鄂豫皖“剿总”副司令,驻武昌,部分东北军南下。1935年夏张学良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总司令是蒋介石),16万东北军主力被蒋介石调至陕甘一带围剿红军,经历劳山、榆林桥、直罗镇三次战役,损失近三个师。
七七事变爆发后,东北军与全国军队一起迅速开往各抗日战场,其中四十九军、五十七军和六十七军在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中浴血奋战,牺牲惨重,五名将军战死前线;五十一军参加保卫淮河及徐州大会战(包括台儿庄战役),后与五十七军一起挺进鲁南;五十三军转战冀、豫、鄂、湘,后入缅甸、越南对日作战。在激战中,吴克仁、朱鸿勋、吴桐岗、刘桂五、方叔洪、黄德兴、刘启文、扈先梅等将领及无数官兵阵亡。张学良被扣后,东北军在蒋介石消灭异己政策下,大量消耗损失并被分化瓦解。
三,结局: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割使用于各个战场,逐步被削弱、肢解、消灭,也有一部分在战场上起义,走向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