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高考难度增加了吗

2025-02-26 00:03: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语文传统强科,强者更强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确实十分重要。这是因为:语文的难度和广度提升我们看看高考大纲修订内容: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古代文化文化常识包括官职、纪年、节气、习俗等,内容比较多,需要平时积累,不能“临急抱佛脚”。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语文学不好影响其他学科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多重要?同高考改卷的朋友聊天,她感慨道,当前的政治主观题可以当阅读理解题做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占优势。换句话说,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政治、历史,甚至需要读懂题意的数学等理科成绩也会受影响。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拥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也会更高。原由很简单,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动物,语言越清晰,思维就越清晰;而且喜爱阅读的人,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比从不读书的人快得多。对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只要在关键时候稍加点拨,他的分数就突飞猛进,最后考的高分甚至比一直看似勤奋的孩子更高,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