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少女R北卡罗来纳怎么样 战列舰属性解析

2025-04-29 04:41:4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北卡罗来纳按照老爹无糖的设定是平常是幼女状态,在战斗中会进行狂化变成御姐,所以这个平常的立绘和大破就有了这么明显的区别,下面是战舰少女r北卡罗来纳立绘属性,一起来看看吧!

舰娘图鉴

常规图

平时的幼女状态,印第安风格的彩带。

大破图

大破瞬间变身,也从萌妹子变成霸气逼人的战将了

原型简介

设计建造

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BB-55)是美国海军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一号舰,也是美国海军第四艘以“北卡罗来纳”命名的军舰。亦是美国自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以来第一艘建造的战列舰,同时是美国建造的首批快速战列舰。该级舰艇建立于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生效时期,运用了大量美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时期积累的技术成果。北卡罗来纳号于1937年10月27日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动工,1940年6月13日下水,1941年4月9日服役。

北卡罗来纳级是美国海军建造的第一种快速战列舰,标准排水量35000吨,满载排水量44800吨,符合伦敦条约对战列舰的规定。最初的主炮设计方案是安装3座4联装50倍口径14英寸(356毫米)主炮,但考虑到由于日本退出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主炮口径和数量在开工建造后作了变更,修改为3座三联装45倍口径16英寸(406毫米)主炮,舰桥前部2座,后部1座。主炮是在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主炮基础上的轻量化改进型,发射重型穿甲弹。副炮为10座双联装38倍口径5英寸(127毫米)高平两用炮(每舷5座),其中6座配置在主甲板上,另4座配置在上层甲板上。高炮最初采用28毫米和12.7毫米机枪,但在建成后随即换成盟军制式的20毫米及40毫米机炮。

北卡罗来纳级的动力装置为8座重油锅炉,4台蒸汽轮机,功率121,000马力,蒸汽压力40.8千克/平方厘米,蒸汽温度450摄氏度,最高航速27节,达到当时战列舰的较高水平。续航力较强,15节航速时为16,320海里。舰艉装水上飞机弹射器2台,舰载飞机3架。防御装甲按照防御14英寸口径炮弹的标准设计,舷侧装甲采用倾斜布置,舷侧主装甲带,舰体舷侧水下防护包括五层隔舱,采用三层舰底结构。考虑到空中威胁日益增强以及远距离炮战呈大落角炮弹,特别加强了水平防御装甲。装甲总重14,350吨。此外,北卡罗来纳级还安装有当时比较先进的火控雷达,远距离主炮命中率显著提高。北卡罗来纳级同级舰两艘:北卡罗来纳号(BB-55)、华盛顿号(BB-56)。1937年10月27日北卡罗来纳号开工,1941年4月9日服役。华盛顿号于1938年6月14日开工,1941年5月15日服役。

服役历史

北卡罗来纳号在1937年按照1936年海军拨款法开始建造,以使美国战列舰规模达至伦敦海军条约许可上限。1940年北卡罗来纳号下水,并在1941年服役,加入大西洋舰队。数个月后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北卡罗来纳号在1942年调到太平洋,参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不久北卡罗来纳号掩护企业号及萨拉托加号两艘航空母舰,参与东所罗门海战。海战后北卡罗来纳号改为掩护黄蜂号及大黄蜂号,但却遭到日军潜艇击伤,而要返回珍珠港维修。维修后北卡罗来纳号回到前线,并先后参与所罗门群岛战役、吉尔伯特及马绍尔群岛战事、马里亚纳群岛及帕劳战事、菲律宾战役、硫磺岛战役及冲绳战役。战后北卡罗来纳号参与盟军占领日本,然后返国待命。1947年北卡罗来纳号退役,并在1960年除籍。在民间组织筹募足够经费后,海军在1961年将北卡罗来纳号捐赠到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作博物馆舰。1986年,北卡罗来纳号获评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北卡罗来纳号在二战共获得12枚战斗之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北卡罗来纳级两舰相继加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1942年8月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北卡罗来纳号成为当时为美国快速航空母舰舰队护航的唯一一艘战列舰。1942年11月14日,华盛顿号在第二次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利用雷达的引导攻击日本海军雾岛号战列舰,命中其9枚16英寸炮弹,迫使其自沉于瓜岛水域(也有记录称雾岛号是因为无法控制进水而被击沉)。1944年华盛顿号在一次碰撞事故中舰艏撞毁并更换了新舰艏。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北卡罗来纳级两舰参加了大部分重大战斗,主要为航空母舰舰队提供防空火力保护,以及沿岸炮击行动。

北卡罗来纳号于1947年退役,并在1960年除籍。在民间组织筹募足够经费后,海军在1961年将北卡罗来纳号捐赠到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作博物馆舰。华盛顿号也于1947年退役,并在1960年除籍,最后于1961年出售拆解。

回答2:

舰娘图鉴

平时的幼女状态,印第安风格的彩带。

大破瞬间变身,也从萌妹子变成霸气逼人的战将了

设计建造

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BB-55)是美国海军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一号舰,也是美国海军第四艘以“北卡罗来纳”命名的军舰。亦是美国自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以来第一艘建造的战列舰,同时是美国建造的首批快速战列舰。该级舰艇建立于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生效时期,运用了大量美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时期积累的技术成果。北卡罗来纳号于1937年10月27日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动工,1940年6月13日下水,1941年4月9日服役。

北卡罗来纳级是美国海军建造的第一种快速战列舰,标准排水量35000吨,满载排水量44800吨,符合伦敦条约对战列舰的规定。最初的主炮设计方案是安装3座4联装50倍口径14英寸(356毫米)主炮,但考虑到由于日本退出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主炮口径和数量在开工建造后作了变更,修改为3座三联装45倍口径16英寸(406毫米)主炮,舰桥前部2座,后部1座。主炮是在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主炮基础上的轻量化改进型,发射重型穿甲弹。副炮为10座双联装38倍口径5英寸(127毫米)高平两用炮(每舷5座),其中6座配置在主甲板上,另4座配置在上层甲板上。高炮最初采用28毫米和12.7毫米机枪,但在建成后随即换成盟军制式的20毫米及40毫米机炮。

北卡罗来纳级的动力装置为8座重油锅炉,4台蒸汽轮机,功率121,000马力,蒸汽压力40.8千克/平方厘米,蒸汽温度450摄氏度,最高航速27节,达到当时战列舰的较高水平。续航力较强,15节航速时为16,320海里。舰艉装水上飞机弹射器2台,舰载飞机3架。防御装甲按照防御14英寸口径炮弹的标准设计,舷侧装甲采用倾斜布置,舷侧主装甲带,舰体舷侧水下防护包括五层隔舱,采用三层舰底结构。考虑到空中威胁日益增强以及远距离炮战呈大落角炮弹,特别加强了水平防御装甲。装甲总重14,350吨。此外,北卡罗来纳级还安装有当时比较先进的火控雷达,远距离主炮命中率显著提高。北卡罗来纳级同级舰两艘:北卡罗来纳号(BB-55)、华盛顿号(BB-56)。1937年10月27日北卡罗来纳号开工,1941年4月9日服役。华盛顿号于1938年6月14日开工,1941年5月15日服役。

游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