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诊治鸭大肠杆菌病?

2025-04-04 03:54: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病,病原是大肠杆菌。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小鸭。

[临床症状]新出壳的雏鸭发病后,闭眼缩颈,腹围较大,常有下痢,因败血症死亡。较大的雏鸭发病后,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隅立一旁,缩颈嗜眠,两眼和鼻孔处常附黏性分泌物,有的病鸭排出灰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常因败血症或体质衰竭、脱水死亡。成年病鸭表现喜卧,不愿走动,站立时,可见腹围膨大下垂,呈企鹅状,触诊腹部有液体波动感,穿刺有腹水流出。[剖检变化]本病主要以败血症剖检变化为特征。患鸭肝脏肿大,呈青铜色。脾脏肿大,呈紫黑色斑纹状。卵巢出血,肺有淤血或水肿。全身浆膜呈急性渗出性炎症,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表面附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腹膜有渗出性炎症,腹水为淡黄色。有些病例卵黄破裂,腹腔内混有卵黄物质。肠道黏膜呈卡他性或坏死性炎症。有些雏鸭卵黄吸收不全,有脐炎等病理变化。

本病在临床上与传染性浆膜炎难以区别,因此,本病的确诊要做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才能完成。[预防措施]①改善饲养管理: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鸭群饲养管理。特别要注意下列方面:检查水源是否被大肠杆菌污染,如有则应彻底更换;注意育雏期保温及饲养密度,改善通风,降低灰尘,勤除粪,减少氨气的含量;鸭舍、孵化器及用具经常清洁和消毒;种鸭场应及时捡蛋。平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预防,尽力防止寄生虫等病的发生。

②接种菌苗:目前国内常用疫苗有大肠杆菌甲醛灭活苗和大肠杆菌灭活油乳苗两种,最好是用自发病鸭分离的大肠杆菌株制备多价疫苗进行免疫,可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如四川农业大学研制的“种鸭大肠杆菌苗”,种鸭首次免疫为4~8周龄,免疫期5~6个月,在产蛋前再加强免疫1次,可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治疗]按氧氟沙星100克拌料100千克,每天2次集中使用,连用3~5天,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可用硫酸安普霉素,100克对水200千克,一天2次,连用3~5天,治疗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