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晚上的时候为什么要关灯?

2025-05-06 14:12:0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回答2:

起飞和降落其实是整个航班中最危险的两部分。对航空界来说,一直都有“魔鬼十一分钟”的说法。所以降落时调暗客舱灯光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保证飞机的能源供给,使发动机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提供飞机的动力。
起飞的三分钟和降落时的八分钟都是最危险的阶段,如果发生在这段时间发生意外事故,乘务员将要迅速的引导乘客撤离。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人们从一个明亮的环境 转到一个黑暗的环境,往往会出现目眩的情况。所以这就是调暗客舱灯光的第二个原因,为了以防万一,在降落时会调暗客舱灯光,为的就是让乘客的眼睛提前适应黑暗的环境

它的作用,同样是为了避免空中的交通事故。天空虽然非常辽阔,但是现代飞机的速度很快,因为仍然会有对撞的危险。要避免空中对撞事故,除了对定期航班的民航飞机规定有一定的航线以外,同时飞行员在空中还必须注意观察前后左右的情况。

为了便于飞行员观察周围有没有飞机,随时了解别的飞机同自己航向的关系怎样,因此在夜航的时候,要在飞机的左右两侧和尾部开三盏盘航行灯:从飞行员的位置来看,红灯总是装在左翼尖,绿灯装在右翼尖,白灯装在机尾。三盏灯可以连续燃亮,也可以断续燃亮。 夜航飞机打开航行灯以后,飞行员观察情况就方便了。

如果飞行员看到有一架飞机同自己在同一高度上,而且只看到红、绿两盏灯,这说明对方正在迎面而来,有对撞的危险,必须设法避开。如果只见到一盏灯光,那就说明对方是在自己的左侧或右侧;如果三盏灯同时可见,那就说明对方在自己的上空或下空飞行,这两种情况是没有危险的。当然,在现代飞机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光靠灯光指示还是不够完善的。比如天气不好,有云、有雾的时候怎么办?

现在已经有一种名叫"飞机接近指示器"的设备,可以帮助飞行员发现向自己接近的飞机。这种设备上装有指示灯,同时,通过飞机上的雷达不断地向周围发射无线电波,当别的飞机飞近时,雷达波就被反射回来,使指示灯燃亮。从不同的指示灯上,可以看到飞近飞机的航向和大致的距离。

回答3:

其实是安全问题, 你需要知道, 人类眼睛在光明的环境下转变为黑暗的环境后, 会有20~30秒钟看不清景物在夜间把灯全开,如果发生意外,令客舱失去灯光, 乘客忽然看不清景物, 在20~30秒中一定找不到机门,有严重的后果

回答4:

为了以防万一,在降落时会调暗客舱灯光,为的就是让乘客的眼睛提前适应黑暗的环境。

回答5:

为了保证飞机的能源供给,提供飞机足够的动力。也是为了让乘客的眼睛提前适应黑暗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