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保存完善的消毒记录,如入院消毒记录、空屋消毒记录、常规消毒记录等。,并应及时评价消毒效果。在此基础上,为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消毒前,应彻底清除猪圈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临床发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甚至临床健康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含有大量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消毒前彻底清洗后,猪舍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可以大大减少。
2.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在选择消毒剂时,不仅要符合广谱、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还要对猪无刺激或刺激性小、毒性小。强酸、强碱、甲醛等刺激性和腐蚀性药物对致病菌作用强,消毒效果好,但对猪有害,不适合对猪消毒。
3、正确使用消毒药物
根据其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要求,配制消毒液,用量与水量的比例应准确。不要随意增加或降低药物浓度,否则会影响消毒效果,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例如,禁止随意增加饮用水消毒中消毒剂的浓度。这虽然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但也能杀灭或抑制猪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引起猪的腹泻或继发性肠道疾病。
4.准备足够的溶液
溶液量充足:用猪消毒应使猪舍、猪等消毒对象完全湿润,否则消毒剂颗粒不会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消毒用药液最小剂量为0.3L/m2,一般为0.3-0.5L/m2
5.消毒的时间和频率
消毒时间:每天中午温度高的时候给猪消毒比较好。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为了缓解消毒引起的舍温下降给猪带来的冷应激,应在中午或中午左右进行消毒。夏秋两季,中午气温较高,所以对屋内的猪进行消毒可以防病,同时还可以降温除尘。选择中午或者中午左右消毒也是科学的。此外,温度与消毒效果呈正相关,因此消毒工作应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消毒频率:一般情况下,房子里的猪每周消毒一次为宜。在疫情期间或KLOC-0有疫情威胁时,消毒频率应增加到每周2-3次。
6.雾化更好
在喷洒药物时,要保证雾滴小到气溶胶的程度,这样雾滴就可以长时间悬浮在室内空气中,既节省了药物,又净化了室内空气质量,增强了杀菌效果。用猪消毒,不仅杀死或减少了猪的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而且净化了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在夏季有降温的作用,是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最重要手段。
7.消毒时应使用消毒药物。
尽量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一次。如果配制的消毒剂放置时间过长,会降低消毒液浓度或完全失效。
8、消毒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套、眼镜、胶靴、工作服等。,以免刺激眼睛、手、皮肤和粘膜。同时也要注意消毒药物对猪和物品的危害,把安全放在首位。
9、有条件猪场,消毒后,应取样检测消毒效果,以便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进一步提高消毒效果。
10、消毒剂作用时间应尽可能长,保持消毒剂与病原微生物接触,一般半小时以上效果更好。
11.猪场一种消毒剂不能长期使用,应交替使用2-3种消毒剂。长期使用病原微生物会产生耐药性。
12、消毒猪舍,猪入栏前1-3天要用水冲洗,否则,会烫伤猪蹄。
总之,消毒是疫苗免疫和药物控制的有效补充,猪场中传染病控制的重要措施,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内容,贯穿于规模化养猪模式下的所有生产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不应掉以轻心。
每天都要消毒一次,防止病菌生长繁殖。具体做法是先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洗,再用20%~30%的石灰乳或20%的草木灰或2%~3%的火碱溶液对圈舍地面、墙壁及周围环境喷洒和涂刷,用具洗净后用3%~5%的来苏儿水消毒,然后用水冲洗。
因为猪场的环境是很容易产生污垢细菌的,所以养猪场一个月至少消毒三次以上。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猪场的卫生。
一周就要消毒一次,是因为春天就会比较干燥,而且很容易就会爆发瘟疫,所以这样的话也比较干净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