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中国知网的(李艾婧)的论文,中国知网需要密码,网站给不了了,希望下面的够了。
自从 1996年我国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之后,外汇管理
体制改革的重点就落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之上。伴随着对外开
放的深入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的资本项目的开放受到越来越多
因素的推进,近年来的开放力度正在逐步加大。
一、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现状
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一直在谨慎的、渐进地向前推进。截至
2004年底,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 7大类 43项资本交易项
目,中国已经实现可兑换的有 11项,占 25.6%;较少限制的 11项,
占 25.6%;较多限制的 18项,占 34.9%;严格管制的 6项,占
13.9%,实现部分可兑换。 05年我国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引入外国投
资者、允许国际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允许中国保险公
司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等。06年更是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力度较大的一
年。4月 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宣布允许银行、证券经营机构、
保险公司等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代客理财或自营方式进行境外投
资。同时,06年初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
投资管理办法》表明外资机构获准进入 A股,并据悉第一家外资战
略投资者将于 2006年年底获批。酝酿已久推出的 QDII以及 QFII准
入门槛的降低,表明我国正从 QFII和 QDII两端“松绑”中国资本
项目管制。另外,为便利境内投资者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
知》,自 2006年 7月 1日开始取消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可见,
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正在顺利进行,并渐入佳境。外汇管理局的有关
人士指出我国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即 75%以
上可兑换 (而对于这一比例有专家称达到 2/3就可以称为基本可兑
换了)。
二、推进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的驱动力量
尽管近年来国际经济界对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开放颇有争议,
我国在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中也是压力重重,但是伴随着经济和金
融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内经济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度外开放,
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因素的驱动,而且驱动力
量正在不断加强。之所以我国计划近期内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
基本可兑换,这可能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加入 WTO五年过渡期行将结束,金融服务业即将全面开放
的推动。根据我国入世时所签署的市场准入协定,五年的过渡期即
将结束,到 2006年末金融服务业将全面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中国难
以对外资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国内金融部门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因提供
金融服务而引起的各种资本流动进行限制,这些无疑会推动我国资
本流动的自由化。
二是加快国内证券市场改革的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
结构性缺陷,连续多年发展缓慢,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一些基础
性制度或基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为了促进证券市场进
一步发展,引入国际投资者为其增加资金、引进先进投资理念和改
善其结构缺陷,不失为时下上乘的办法。
三是国内金融机构寻求业务创新和自身发展的推动。加入 WT
五年过渡期即将结束,国内的金融机构将面临来自国外的金融机构更
大的竞争压力,国内金融机构必须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拓展海外市
场,通过国际化运作来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
四是现阶段,为平衡内外均衡,鼓励资本流出的推动。近年来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居高不下,外汇储备增长迅速,这种外部不均
衡已经对内部均衡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结果既有人民币汇率
估值预期的问题,也有内地资本项目开放不足而让大量的资金无法
在正式渠道内外流动问题。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
鼓励国内日渐成熟的机构投资者、手中持有巨额储蓄存款的居民以
及正待发展壮大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创造更多外汇需求
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盈余,促进人民币汇率更加平衡、更
加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