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能力分为四部分。听、说、读、写。
“听、读”属于输入,“说、写”属于输出。方法也就一个——大量地输入才会有输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我们可以选择输入的英语学习材料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国外游戏无疑是一种途径,但它的局限性有三点:
一个是内容太偏,你学习到的单词可能会在现实中不常用,即使就是本国人,像我身边爱玩游戏的朋友爱用的一些词语,不解释旁人都很难理解。
另一点就是,游戏里的英语太片段化。真正在心里留下印象的可能只是某几个频率很高的单词。但要学好英语还是要追求对完整句子的理解。没事儿蹦个英文单词出来,但又浅尝辄止地学英文,提升速度是很值得怀疑的呢。
最后一点,就是太留后路,像前面人讲的,学英语只是玩游戏的副产品。英语的提升应该是一种计划内的自然结果,而不应该是一种意外惊喜,否则就算学不好也不会有任何心理压力。毕竟碰运气的心态下,付出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我们的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如果你真心学好英语,调动兴趣当然是关键,但能尽快看到成果是能真正给你持续动力的东西。选择好的材料意义巨大。好的材料,就是可以你学了之后,你发现看美剧里也在用,看书上也在用,甚至看个新闻也是同样的内容。要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和正确性。这里推荐看一些托福雅思的考试书。中国以考试为导向的书籍在短期内提升能力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2.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感悟,是关于输出与输入的关系。要说得出来必须多听,要写得出来必须多读。反过来,我们必须从(目的)输出来考虑我们究竟该输入什么样的内容。譬如说,你希望别人听了你讲出的的英文后,觉得你是一个爱ROCK-N-ROLL的时髦青年,还是谨慎而逻辑清晰的读书人?如果是前者,打点游戏,听点摇滚,念好几个设计师和牌子的发音,足矣。如果是后者,我们就要像一个标准读书人一样,一步一步,求知若渴,保持谦卑。
暂时想到这么多,洗澡去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