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拥立王建为王,935年合并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实现了“三韩一统”。高丽都城为开京(今朝鲜开城)。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半岛中南部,11世纪中叶后以千里长城与辽、金为界。西北在12世纪的高丽睿宗时期达到鸭绿江沿岸,东北在高丽末年的恭愍王时期扩张到甲州(今朝鲜甲山郡)、吉州(今朝鲜吉州郡)一线。
高丽历经34代君主,共475年,对外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契丹(辽朝)、金朝、蒙古(元朝)、明朝等大陆国家称臣,并曾与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爆发战争。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让王自立,建立了朝鲜王朝。
佛教是高丽的国教,高丽大藏经是世界瑰宝之一。阿拉伯商人将高丽的名称传播到欧洲世界,是今天Korea(Corea)单词的原型。高丽是继统一新罗之后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又一统一的国家,“高丽人”也成为全球朝鲜民族的别称
其实高丽、韩国只不过是朝鲜半岛不同时期的政权名称罢了,就像是清朝是不是中国这样的问题而已。
实际上,高句丽族的族源是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百济则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人,新罗则有秽人、韩人、中国地方移民的秦人,形成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按照中国的史学观点,秽人、韩人、中国地方移民的秦人成为后来的朝鲜半岛主体民族,高勾丽人是中国辽东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国灭后已经融入其他民族中,与后来的朝鲜无关;按照朝鲜、韩国历史观,韩人,是继承以上所有民族和国家的,就如同我们现在的中国是继承了夏商周至元明清,虽然经历了许多朝代许多民族的统治,民族主体未变。他们的历史地理是包括古代高丽的,所以也连带包括高勾丽占领过的中国辽东、河北部分地区,被灭亡的靺鞨渤海国地区等,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讲,并不是错误。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帮到大家。
高丽〔918-1392〕,简称丽,是亚洲中世纪时一个位于东亚朝鲜半岛的王国(西元918年-1392年),由王建所建立。1287年起高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成为元朝属国,1356年恭愍王回复独立。 13世纪至14世纪时曾向元朝称臣,被元朝划为行省之一,全称为“征东行中书省”,直到元朝灭亡为止。为免与高句丽混淆,在中国大陆又称之为王氏高丽。 9世纪末,同北方的渤海(698—926)并存的后期新罗(670—935),由于农民反对封建残酷剥削的斗争,逐渐衰落下去。在此过程中,西南地区的甄萱和北部地区的弓裔,分别成立了后百济国(900—936)和泰封国,从而朝鲜半岛被分裂成了“后三国”。 后三国各自扩张领土,展开角逐,空前加强封建剥削和压迫。 在这种情况下,松岳(开城)地方的大封建势力、原弓裔的泰封国臣下王建(高丽始祖王)趁弓裔因残酷暴政丧失民心的机会,918年6月伙同洪儒、裴玄庆、申崇谦、卜智谦等人发动政变,推翻泰封国,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定名为高丽,定都于开京。 还有当欧洲进入黑暗时代后,高丽人被分为了三个对立的王国:北部的Koguryo,西南部的Paekche和东南部的Shilla。在中国的帮助下,Shilla于公元七世纪征服了其它两个王国,后来又消除了以前与中国人的关联。然而在当地领主的压迫下,Shilla的中心政权在公元8、9世纪被分裂。公元十世纪,高丽族人又一次联合起来,组成了Koryo,之后,在公元993年,恢复之后的领土,以Amnok河与中国接壤。公元1170年,一场军事政变将平民贵族赶下了台,这一军事统治长达60年之久。 公元1231年,蒙古入侵,引发了一场30年之久的战争。蒙古族经常被他们在中国的战争所干扰,但最终还是积聚了足够的权力以承担Koryo与入侵者在1258年达成的和平协议。在蒙古族的领导下,Koryo保留了他们特有的文化,并以一场旋风式的艺术成就向征服者们展示了自己的优越性。 土地改革,新官僚机构的形成,佛教的衰弱,以及儒教的形成,这些发生在15世纪初的事件都是新王国诞生的一部分。Choson将统治高丽一直到20世纪。公元1234年,高丽已成为学习和木版印刷技术的重要中心。
朝鲜和辽宁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