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狸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果子狸的保护级别:
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NT)。
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Ⅲ。
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规定:
第十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
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并每五年根据评估情况确定对名录进行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果子狸
果子狸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2000年8月1日以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果子狸(Paguma larvata)被列入。
果子狸,学名花面狸(学名:Paguma larvata taivana 英文名:Swinhoe)属于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的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体色为黄灰褐色,身体略胖,颈部粗短,和身体不易区分。现有17个亚种,中国有9种。所属的花面狸属只有这一个物种,与本科其他物种同属于食肉动物中的原始类群。
花面狸肢体长48~50厘米,尾长37~41厘米;体重3600~5000克。体毛短而粗,体色为黄灰褐色,头部毛色较黑,由额头至鼻梁有一条明显的四带,眼下及耳下具有白斑,背部体毛灰棕色。后头、肩、四肢末端及尾巴后半部为黑色,四肢短壮,各具五趾。趾端有爪,爪稍有伸缩性;尾长,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二。
花面狸主要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偶可在开垦地发现。
花面狸野外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以及中国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北起北京西郊、山西大同、陕西秦岭山地、川西一直到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南到台湾、海南岛和云南南缘,其中指名亚种Paguma larvata分布于东南部各省;台湾特有亚种,分布由低至高海拔山区皆有,但中低海拔山区及开垦地为主。
参考资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果子狸(学名:Paguma larvata taivana 英文名:Swinhoe)属于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的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体色为黄灰褐色,身体略胖,颈部粗短,和身体不易区分。现有17个亚种,中国有9种。所属的花面狸属只有这一个物种,与本科其他物种同属于食肉动物中的原始类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果子狸民间繁殖饲养的数量颇多,但野外族群的现状不明,丰厚的利润促使各地盗猎贩卖果子狸之风极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果子狸属于保护动物。
满意请采纳,谢谢
果子狸(白面狸)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NT)。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Ⅲ。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没有等级,果子狸非国家级保护动物。
保护动物分一级二级,只有这个物种濒危灭绝的时候才会提上一二级保护动物,一级二级也是由物种的数量来判定。
果子狸数量还没到濒危灭绝的程度,所以不是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