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参可以补充体力?不同的人参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人参可以补充体力?不同的人参有什么区别?比如高丽参
2025-04-28 14:19: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人参,俗称“棒槌”,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特产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属东北“三宝”之一。

  人参肉质根肥大,有细密的皱纹,呈圆柱形或锤形,色淡黄,常斜生,多须根。主根顶端有一根茎,俗称“芦”或“芦头”。绿色直茎,高约30—70厘米。叶轮生,掌状复叶,其数目依年龄长短而不同。第一年只生3小叶,称为“三花”;第二年生5小叶,成为一个完整的叶片,叫“巴掌”;第三年生两个完整的复叶,叫“二甲子”;第四年生3个复叶,叫“灯台子”,第五年生四个复叶叫“四枇叶”。以后随年龄增长,复叶片增多,生几片叶就叫几枇叶,但最多只能生30片叶,以后年龄再增长,叶片也不会超过30片。上部叶大,下部叶小,椭圆形,锯齿边,叶面深绿铎,叶背淡绿色。伞形花序,单生于茎端,开淡黄绿色小花,花冠5瓣,雄蕊5枚,花柱2枚。结浆果,肾形,2室,成熟时为鲜红色。每年6—7月开花,8—9月结果。

  人参性喜低温,多分布在北纬39—48度、东经117.5—134度之间。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为主产地,尤以吉林省长白山区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故“吉林人参”名扬天下。它主要生于茂密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多长在阴坡密林下腐殖土层较厚、湿润、少光、通风良好的地方。

  在我国,有关人参的历史传说很多,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都有大量描写。中猪八戒爱吃人参果,《红楼梦》中王夫人翻箱倒柜找人参,是人们所熟悉的故事。到了人参的故乡——东北,有关人参神话般的有趣故事更多,出版部门已将它辑录出版。在这些故事里,人参常常作为正义和善良的化身,有时是一个穿红兜肚、聪明伶俐的小男孩,有时是一个头簪红花、身着绿袄的美丽姑娘,有时又是一个童颜鹤发的慈祥老人,有时还是射出一缕豪光的北斗星。这些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依然是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尽管这些传说不一,都反映了人们对人参的了解、喜爱和珍视。

  人参在古代有许多别名和雅号。如:神草、王精、地精、土精、黄精、血参、人衔、人微,等等。“百草之王“的称号是从满语中翻译而来的。满族人把人参称作“奥尔厚达”,“奥尔厚”是草类总称,“达”是首领、头人的意思,译成汉语即“百草之王”。人们称人参为“百草之王”,主要是以其本身价值来论的。在清代一株质量最佳的老山参(野生参谓之山参),可以大大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价格。清帝乾隆在《咏人参》中称赞它是“一穗垂如天竺丹”。

  在中国的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叁的药性和疗效已有所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把人参列为药中上品。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全书113方,用人参的就有21方。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大量记载。相传在400多年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专著《月池人参传》。

  在元代以前,人参基本上是自由采挖、自由买卖。辽代曾在宁江州(今吉林省扶余县石头城子)设立过很大的人参集市,供人们进行人参交易。明代以后,由于人参声价日益提高,采挖和买卖都由当时的统治阶级政权控制起来,由政府确定每年挖参的人数,经过批准后发给红票和腰牌方能进山采挖。但所挖人参必须首先供政府选用。当时的渤海国人一直把人参作为对中国中原政权进贡的珍品。采挖人参也是一种十分辛苦和异常艰险的事情。挖参人叫“刨夫”或“把头”,他们须结伴而行,携带干粮深入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风餐露宿,辛苦备至,存亡难卜。每当发现一苗人参,须细心挖出,不能损伤一点根须。

  据理化分析,人参中含有人参皂甙、人参宁、挥发油、人参酸(包括硬质酸、软质酸、亚油酸)、甾醇(植物固醇),此外还有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如磷酸、磷、钾、钙、镁、锰、酵素、醣类、树脂、淀粉、苦味脂,以及维生素A、B1、B2、C等。人参有野生和人工培植两种,虽然功能大小有不同,但都是中药中的珍品,有其他药品所不能比拟的特殊疗效。古人说,人参可以使人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甚至长生不老、起死回生。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它确有强壮、大补、兴奋之功能。经过中医多年的临床实验,人参能够补血养气、固津生液、调节神经、开心明目、益智安神、降低血糖、健胃、利尿等;对于治疗久病衰弱的患者,非常有效。主治神经衰弱症、各种神经病、植物性神经病失调、性神经衰弱、智力减退、贫血、糖尿病、胃病、肝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等。此外,适量久服,还可以使人增加对各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对人体并不产生任何副作用和损害。

  人参不仅入药有其特殊的疗效,而且经济价值极高。经过加工后的成品山参,比同等重量的黄金价格还要高,一公斤以上的大山参,虽不能象古人所说的“价值连城”,在当今世界上也是无价之宝。人工栽培的人参(园参)价格虽不如山参,但也相当高贵,出口1吨成品参能换回外汇几十万美元。农民若种1亩人参,每年收入可达数千元,约为种粮食收入数倍至十数倍。

  化学成份:

  人参根、茎、叶、花及果实富含多种人参皂甙,此外人参根含挥发油0.12%,茎叶含挥发油0.13%,花含挥发油0.29%。人参根的非极性部分含人参炔醇、α—人参萜、β—人参萜以及甾醇化合物。人参还含有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多种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糖。

  人参属植物均供药用,按地下部分的外部形态和皂甙成分,可将人参属植物分为两个类群,一个类群植物的根状茎直立,肉质根发达,以含达马烷型四环三萜皂甙为主,另一类群植物的根状茎发达、横卧、呈竹鞭状或念珠状,肉质根较不发达,以含齐墩果酸型五环三萜皂甙为主。

  药理作用: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人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尤以兴奋作用更为明显。人参皂甙Rg类有兴奋作用,Rb类有抑制作用。人参有益智作用,Rg1与学习过程有关,而Rb1与记忆和安定作用有关。人参皂甙能明显降低小鼠由戊四氮引起的惊厥率及士的宁引起的死亡率。

  2、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人参可全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其活性成分主要是皂甙和多糖。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强心作用。人参治疗剂量可加强多种动物心脏的收缩力,减慢心率,在心功能不全时,强心作用更为明显。

  (2)、抗心肌缺血。口服人参总皂甙对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大鼠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及血清酶学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与心得安相类似。

  (3)、对血管、血压的影响人参对整体动物的冠状动脉、脑血管、椎动脉、肺动脉均有扩张作用,改善这些器官的血循环。

  4、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人参皂甙能防止血液凝固、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加血液的流动性,改善组织灌注。人参提取物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使血中WBC、RBC、Hb及骨髓中有核细胞数显著增加。

  5、对内分系统的作用。

  (1)、对下垂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适量的人参对下垂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表现兴奋,使其功能增强。

  (2)、对下垂脑-垂体-性腺轴的作用。人参皂甙Rg1与Rb1可使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释放增加。此外,人参可增加家兔的甲状腺功能。

  6、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1)、对糖代谢的作用。人参对注射肾上腺素和高渗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有降糖作用。另外,人参也可升高注射胰岛素而降低的血糖,表明其对糖代谢有双向调节作用。

  (2)、对蛋白质及核酸代谢的作用。人参中的蛋白质合成促进因子及总皂甙均能促进蛋白质、DNA、RNA的生物合成,RNA集合酶活性及白蛋白、γ-球蛋白含量。

  (3)、对脂质代谢的作用。人参对高胆固醇饮食大鼠和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LDL-C的增加和脂肪肝有改善作用,并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7、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人参能加强机体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各种有害刺激与损伤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使紊乱的机能恢复正常,即具有“适应原样作用”。

  8、抗休克作用。人参皂甙可明显延长过敏性休克和烫伤性休克动物的生存时间。使失血性急性循环衰竭动物心脏收缩力频率明显增加。

  9、延缓衰老作用。人参皂甙可明显延长动物寿命和细胞寿命;抑制老年动物脑干中MAO-B活性,使大脑皮层NA水平接近青年动物水平;清除体内致衰老的自由基,保护生物膜。

  10、抗肿瘤作用。人参提取物、人参皂甙和人参多糖均有抗实验性肿瘤的作用。

  11、其他作用。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抑制四氯化碳及硫代乙酰胺中毒小鼠ALT的升高和肝中P-450、RNA及糖含量的降低。抗胃溃疡。

  鉴定:

  [性状鉴别]

  生晒参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下部有支根2-3条,着生多数细长须根(全须生晒参),须根上偶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顶端根茎(习称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习称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处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散布及放射状裂隙。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

  红参全长6一17cm。主根长3一10cm;表面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可见环纹,下部有的具2-3条支根。根茎上有茎痕。质硬而脆,折断面平坦,角质样。

  白参主根长3-15cm,直径0.7一3cm,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断续的环纹,下部有2-3条支根,全体可见加工时的点状针刺痕,味较甜。

  生晒山参主根粗短,多具2个支根而呈人字形或圆柱形,长2一10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细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须根稀疏而细长,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根茎细长,常与主根等长或更长,上部具密集的茎痕,附芦生有1-3个不定根,较粗短,两头尖,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滑而无茎痕(习称圆芦)。

  生晒参、红参、生晒山参均以条粗、质硬、完整者为佳。白参以条粗、完整、皮较细、淡黄白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主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侧有数列栓内层细胞。②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黄色分泌物,近形成层处有较多树脂道环列。初生韧皮部常有裂隙。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③形成层成环。④木质部导管多成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射线宽广,中央可见初生木质部导管。⑤薄壁细胞含有多数细小淀粉粒(红参已糊化)。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中含有草酸钙簇晶。

  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①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滴状或块状分泌物。②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径2-20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6个分粒组成。④导管多网纹或梯纹,稀有螺纹,直径17-50μm。根茎中导管旁偶有木纤维。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微带棕色。

  [理化鉴别]①取粉末约0.5g,加乙醇5ml,振摇5分钟,过滤。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呈紫色。

  ②取人参粉末(40目)2g,加甲醇25ml,放置过夜,加热回流6小时,过滤,取滤液12.5ml,蒸干,溶于水15ml中,用乙醚提取2-3次,弃去醚液,水层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4次,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2-3次,最后将正丁醇液减压浓缩至干,即得总皂甙,溶于甲醇2ml中,吸取10μl点样。吸附剂用G。展开剂为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展距11cm。显色剂为硫酸-水(1:1)喷雾。显色后在105℃烤10分钟,与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可见7-8个斑点,根据文献所载图谱对照,由下往上依次为人参皂甙Ro、Ra、Rb、Rc、Rd、Re、Rf、Rg1。

  炮制:

  1.生晒参取原药材,除去芦头,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捣碎。

  2.红参取原药材,经蒸制处理为红参。用时除去芦头,蒸软或稍浸后烤软,切薄片,干燥。或直接捣碎、碾粉。

  加工:

  红参的加工技术

  一般每年9月中旬进行人参收获,同时开始加工,季节性很强,质量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事先准备工作要相当充分,妥当才行。

  红参是当前最主要的加工品类,其主要工艺流程是选参、下须、洗参、刷参、蒸参、晒参、烘干(烤参)、打潮、下尾须、再烘干、选支分级、包装等。

  (一)选参加工红参要求的原料鲜参条件是浆气足(挺实、饱满、硬度好);体长、形美、无病疤、无腐烂、无损伤和无缺芦断腿者均可加工红参。

  (二)下须又称下白须,系指把主根和支根上的毛毛须全部掐掉,留有0.2cm左右长的楂,严防生拉硬拽撕破参皮或造成伤口,以免蒸参时破肚子或打拌子(崩裂),也要防止浆液外溢流失,大艼须不下,小艼须下掉后与毛毛须分放,以便加工直须和弯须,下须时既要动脑又动手,考虑参形美观又照顾支头大小,按商品规格要下好参须。

  (三)洗参将鲜参装在小圆筐里,浸入水中轻轻左右摇摆,使参根在振动中互相冲撞摩擦,把泥土洗净,俗称谓“撞水子”。近年来有滚筒式或高压水喷射式的洗参机进入大人参加工厂,不仅节约人力而且提高工作效率。

  (四)刷参经过人工洗或洗参机洗过的鲜参,基本上把表面泥土已洗净,但在根茎的芦碗处,病疤和支根交叉处还有残留泥土,需进行进一步人工刷洗,用竹刀刮除病疤。刷参时不要碰断支根,也不要刷破皮,不要把周皮刷掉变薄,防止蒸参时参根崩裂。主要去净泥土达到洁白为度。把洗好的鲜参按大、中、小、老、嫩分别放置,待装屉蒸参。

  (五)捋白须将清洗好的白须,根据根须和艼须种类,按直径粗细和长短分别攒成直径4-5cm的小捆,然后用马蔺或撕取玉米棒的包叶将小捆扎绑起来,以便蒸参。白混须、弯须要一团团地捆绑起来,亦准备蒸参。

  (六)蒸参目前有锅灶蒸参和蒸参罐蒸参两种,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掌握蒸参时间、温度这两个参数。时间长、温度高,则成品红参色泽不亮变黑,质地轻;若时间短,温度低,蒸不透出白心(又称生心),色浅。

  1.锅灶蒸参法

  (1)装屉按参根大小分别装屉。先铺好屉布,然后将鲜人参一把把地芦头朝下,参须朝上,顺序挨着摆满参根为止,用屉布包盖好。

  (2)蒸参把大铁锅装足水,水面距屉底约25cm,将水烧开,再把屉抬到锅口上,盖严。开始用武火(火力猛)约30min便上圆汽,维持圆汽2h30min或3h;停火30min到1h即可出屉。

  ①蒸参时间从上圆汽开始计算,参须和8-10年生的鲜人参大货需蒸3h左右,6-7年生的头路货需2h50min,二路货需2h40min,三路货需2h30min。

  ②蒸参温度上屉时温度达80℃左右,上圆汽时达到95-99℃,从圆汽到停火保持温度99℃左右,停火至下屉,令温度逐渐下降。

  ③火力的控制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