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底足书“乾隆年制”4字篆书款,圈足内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6字篆书款。乾隆珐琅彩的款识,在雍正的基础上,增加了青花6字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这是由景德镇烧制白胎瓷器时预先写好的,也有在宫内书写的蓝料彩4字楷书款“乾隆年制”,外围方栏。以及横排篆书6字款。个别器物金彩或黑彩书写篆书或楷书款识。
三代时期生产珐琅彩瓷因为是御用瓷,在数量和质量上,更加注重质量,制成的每件珐琅彩都是一件艺术品,精美绝伦。现代人仿制,因为要满足市场广大的需求 ,在提高数量的时候,瓷器的质量就相对下降,做工粗糙,无法与真品相比。
一些仿制者根本没有见过珐琅彩真品,连瓷器的造型、尺寸、原材、釉料如何,诗、书、画怎么布局等都不知道,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制作,制成的珐琅彩,对珐琅 彩稍有一些了解的就能分辨其真假。
一些珐琅彩仿制品颜色为大红大绿,看上去非常俗气,这是因为仿制者搞不清五彩、粉彩和珐琅彩的区别,只知道珐琅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也说不清珐琅 彩和粉彩的不同,更不知道珐琅彩的立体效果取决于其材质,只是一味的仿造,出产的珐琅彩自然无法与真品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