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建成600年历经200多场大地震,即使10.1级地震都屹立不倒——为你独家揭秘东方智慧!
每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都应该去紫禁城里走一走。循着朱红色的围墙,一直慢慢、慢慢地走。走过明黄的琉璃瓦,走过微翘的层层重檐,走过悠悠旧时光···轻抚斑驳厚重的城门,缓缓推开,便是讲不完的历历传说,诉不尽的世事繁华。
这座城,有着太多太多的秘密。它的秘密不仅令国人心生遐想,更让外国人浮想联翩、趋之若鹜。
近期,英国第4电视台推出一系列中国纪录片,其中一集《紫禁城的秘密》(Secrets of China's Forbidden City)。详细讲述了这一伟大建筑奇迹的秘密,让一众外国吃瓜观众们全都看傻了眼。
1976年7月28日凌晨,短短23秒的山崩地裂,把河北唐山夷为平地。距离震中150多公里的北京,也一片惊惧、摇撼不已。只有紫禁城,在短暂的波动之后,竟毫发无伤、复归平静。
建成600多年以来,紫禁城经历了200多场、极具破坏性的地震,但每一次都能全身而退,在风雨之中屹立不倒。
为解开其中秘密,故宫专家带着外国木匠理查德一起做了个实验。按照1:5的比例,以中国古建筑榫卯和斗拱的结构,复制出一栋微缩紫禁城模型,并对它进行地震模拟测试。模型依次挑战4级、4.5级以及5级地震,每次持续30秒。斗拱结构开始受到拉扯,整个模型轻微晃动。接着7.5级,左右两面的墙,明显已经支撑不住,轰然倒塌。然后,实验强度进入9.5级以及更高程度,这是有记载以来最高的地震强度,相当于200万吨TNT炸药的当量。摇晃愈加剧烈10.1级的时候,简直是岌岌可危!
然而,尽管经历了如此、持续而又剧烈的晃动,模型却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原地,只是发生了轻微位移。红色标记为柱子原先位置。
其中的秘密,就在于这小小的斗拱。理查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个复杂的斗拱模型组装完成。
这一结构精巧的支架,由拱形和方斗形木块,层层交错叠加而成,不用一颗钉子、一滴粘合剂,只靠着罗列本身,就能牢固地组装在一起。不仅异常坚固,能承受很大重力,甚至支撑起巨大的屋顶;还因其结构本身的特点,极富灵活性。
理查德发现:紫禁城的斗拱结构,就相当于汽车里的减震器,木块牢固结合,每层又有松动的空间,零件的摩擦和转动,有效抵消了地震产生的冲击力。
除了机巧的斗拱,紫禁城的抗震还有玄机——柱子。一般建筑的柱子,都是深扎在地基里 ,一遇到强震就会直接从中折断。而紫禁城的柱子,有一定的移动空间,这就避免了因折断而造成的整栋倒塌,哪怕遇到强烈的震动,只会稍微发生一点位移。
惊诧之余,理查德把紫禁城抗震的秘密用一个词来概括:flexibility(柔韧、灵活)。他感慨到:正是这种“柔中带刚”的特点,造就了紫禁城建成600年仍屹立不倒的奇迹,而这也很好地证明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天才之处!
外国小伙伴们,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被神秘古老的东方智慧,深深震撼!
一是本身用料好,修得好;二是环境所致;三是历史上多次修复。别以为那些古建筑就真的永远不会坏掉的,其实大多数给风化雨打侵蚀得相当严重,有些还是给战火所毁。
不差钱,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