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
两个品牌的机油不可以混用,因为不同品牌机油使用的添加剂是有区别的,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油变稠或变稀,部分失去润滑作用,两者并不兼容,如果两种润滑油混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分层、浑浊、清洁能力劣化等现象。得不偿失。
此外,机油混加后,其抗磨性能有机会发生极大的变换,使油膜被破坏,容易造成活塞与缸壁磨损,严重时活塞环断裂。
不同品牌机油混加会出现影响:
1、出现浑浊。
因为不同品牌、不同标号机油的化学添加剂会有所不同,这些化学物质混合后会出现化学反应,降低润滑效果,还可能产生酸碱化合物加剧发动机零件的腐蚀。现在机油分散清净剂都采用磺酸盐,而有些机油的分散清净剂则采用水杨酸盐。
2、排气异常。
不同品牌机油混合还有机会造成排气冒烟异常,例如冒黑烟或蓝烟。机油混合后有可能被稀释,这样机油容易进入气缸内燃烧,使排气管冒蓝烟。机油混合后也有可能使气缸密封不严,造成排气冒黑烟。
3、产生油泥。
机油形成的油泥会降低润滑油的散热效果,这样会使发动机产生高温,容易导致故障。油泥还会堵塞滤清器、油道等,导致流通不畅,发动机得不到润滑。
可以混合加,但是不建议这么做,如果是为了“应急”,这么做也能对付一下,有很多车友都尝试过两种机油混加的。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几种机油进行混合,机油标号、级别需要一致才可以,比如同为全合成5W-30或者同为全合成5w-40。
为什么说可以“混加”机油呢?用最简单的道理来说,机油是怎么加工出来的?机油是由:“基础油”+“添加剂”组成的,而真正决定机油性能的是“基础油”的好坏,而“添加剂”仅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可以拿出任何一个品牌的“全合成机油”来说事,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全合成机油”的“基础油”都是“三类油二次加氢”制备出来的,所以对于“不同品牌”但是“级别”相同的机油来说,制造它们的“核心原料”(基础油)是一样的,而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不同品牌的“添加剂”是不相同的,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都有“抗氧化剂”,即使添加剂不同,但在“抗氧化剂”的作用下也根本不会反应。事实上拿两种或几种机油去混合,这个过程其实与机油厂调配机油原理是一样的。上面也提到了,机油是由“基础油”加“添加剂”组成,甚至有多种基础油混合而成(3、4、5),机油本来就是众多元素的混合体。说以说在理论的角度去看问题,无论多少种机油进行混合都没问题(前提级别、粘度要一致),这就好比同级别的“某孚1号”与“极护”,二者“基础油”一样,那么往“某孚”里添加点“钛流体”会怎么样?功能加强了呗,不会有任何反应的。
两种不同牌子的汽车机油不可以混用。
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英文名称:Engine oil。密度约为0.91×10³(kg/m³)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被誉为汽车的"血液",。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C至600°C。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合格的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市场上的机油因其基础油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合成油中又分为:全合成及半合成。全合成机油是最高等级的。
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C至600°C。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合格的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那么合格的润滑油要满足哪些要求呢?也就是说润滑油的六大作用是什么?
1、润滑减磨:活塞和汽缸之间,主轴和轴瓦之间均存在着快速的相对滑动,要防止零件过快的磨损,则需要在两个滑动表面间建立油膜。有足够厚度的油膜将相对滑动的零件表面隔开,从而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
2、冷却降温:机油能够将热量带回机油箱再散发至空气中帮助水箱冷却发动机。
3、清洗清洁:好的机油能够将发动机零件上的碳化物、油泥、磨损金属颗粒通循环带回机油箱,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冲洗了零件工作面上产生的脏物。
4、密封防漏:机油可以在活塞环与活塞之间形成一个密封圈,减少气体的泄漏和防止外界的污染物进入。
5、防锈防蚀:润滑油能吸咐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件的接触。
不同品牌同标号机油之间可以混吗,有什么后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