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北魏曹丕强迫汉献帝退位,曹丕称帝,曹丕称帝后不久,刘备也随他称帝,他以成都为都城,国名为“汉”,年份为章武,即章武元年。
关于刘备为什么成为皇帝,至少有几个原因。
首先,刘备的确较早地奠定了巨大的势力范围,有足够的实力成为皇帝。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州,为他的三分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把益州从四川带到西部,中国西南部的广大地区以及甘肃、湖南都属于刘备。更不用说后来关羽在“威震中国”的时候又夺取了大片土地。就连强大的曹操也被蜀军打败了。你说这样的刘备怎么能不称帝呢?
其次,北魏曹丕强迫汉献帝退位于他,并将国号改为魏国。就这样,刘备本想要帮助的汉朝灭亡在汉献帝的手中,而刘备一直举着的旗子也因此有漏洞。所以大臣们赶紧极力推荐刘备称皇帝,因为这样不但可以与北魏抗衡,从而延续汉朝的天下;二来刘备称帝对那些辛勤工作多年的老臣们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这样他们就成为了开国功臣了。
三是刘备的个人思想。刘备小的时候就说了自己将来一定要坐帝车,长大后的他又做了多年的主公和王公,这样的他不可能对权利没有欲望,不可能不想当皇帝。当他看到曹丕称帝时,他就嫉妒的要发疯了,所以刘备称帝只是时间问题。
刘备的皇帝时代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正式掌权。不久,他宣布称帝,也宣布东汉灭亡,三国正式成立。公元221年,刘备也选择称帝,建立了蜀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住处,占据了西川和荆州的部分地区,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方土地。但随着关羽的失败,失去了荆州。曹丕称帝的时候刘备又已经很老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提出了皇帝禅宗宝座。只有他有资格当皇帝,他也必须当皇帝。否则,它就会宣告汉朝的灭亡,这将使汉朝的正统人民更加不稳定,也会使他们陷入反贼的境地。事实上,刘备对皇帝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他有这个资格;刘备一直声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如果刘协把王位给了曹丕,作为汉朝唯一还有能力争夺天下的氏族,刘备必须站起来,宣告汉朝并没有灭亡,曹丕不是正统派。
其次荆州已经失去了,刘备的危机更大,所以他必须安抚一下内部人员,另外这时候他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他哪还有多少时间去带兵打仗去争夺这个世界,而跟随他的将领这么多年了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所以他必须称帝,给他的将领们应有的职位,否则内部人员保不准就会发生什么了。
最后,刘备称帝是对孙权的一种压力,使孙权不得不在两难中做出抉择,公元221年,刘备最终选择称帝,正式建立蜀汉政权,使三分天下的形式更加明显。
刘备全盛时期的地盘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定名为汉。刘备之所以被称为皇帝,不仅有政治因素,还有军事成就。在那个时候,他确实有广阔的土地来支持他的皇帝头衔,那么,刘备在称帝之前有多少土地,他的领土是如何发展的呢?
刘备是徐州附近沛县的县长,陶谦病重时,将徐州割让给刘备,刘备早年通过徐州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没有安定下来,就被吕布带走了。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徐州的失败,刘备才会考虑走出去寻找出路。他巧妙地躲避了曹操,在襄阳投靠了刘表,虽然这段时间,刘备没有地盘,但这是他积累人气的好时机。
刘备本人就在附近的隆中,诸葛亮应邀为后来的开发奠定了软件基础,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刘备大出风头的一年。这年,曹操率领所谓的百万人南水北调,而刘备和孙权在南方联合起来打击曹操的罪犯。
在赤壁,孙刘的军队打败了曹军,刘备则称混乱夺取了荆州的四个县,曹操和孙权使他的兵力迅速上升,此时,刘备正坐在江陵和荆州五县,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在庞统的计划下接管了雒城,包围了成都,刘璋被迫投降成都,刘备还接管了益州的牧区,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9年),黄忠杀了曹操的武将夏侯渊,曹操乘机进攻汉中。
然而,黄忠和赵云截住了曹操的粮草,曹操的军队被打败了,不得不撤退,到目前为止,刘备已经第三次获得重大胜利,登上汉中王的宝座。当时益州是刘备后方的根据地,易守难攻。
北方是汉中,直接进攻曹操的都城;东部是荆州,可以进攻孙权的东吴。在西北,有守卫甘肃的马口镇,而在西部,有成都,刘备的总部。此时,刘备正处于四川、贵州、云南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其疆域延伸到湖南,可以说已经超过了东吴,然而,关羽前往麦城却导致荆州的失败。因此,当刘备称帝时,荆州的四个郡并不在蜀汉的控制之下,但它们的大部分力量仍然存在。
刘备六十岁登基称帝,他有两个时期地盘最大,一个是在刘备占领刘璋的益州后,加上借孙权的荆州南郡,此时刘备拥有十七个郡。另一个时期是在“汉中之战”后,刘备的实力达到顶峰,地盘又恢复到了十七个郡。
众所周知,汉中是益州的命脉,想要稳定益州必需拿下汉中,汉中便成了一块肥肉。公元211年,刘璋听说曹操要率军攻打汉中。如果汉中被攻克,对刘璋的益州无疑是造成很大的威胁。此时刘璋手下谋士说:“北方有张鲁,曹操随时能打过来,我们自己手下将领庞羲又有异心,益州可谓是内忧外患,刘备是您的族弟,请他援助最为合适。”于是刘璋便请刘备入川对付北方的张鲁,刘备率领三万大军前来与刘璋会合,刘璋给刘备准备大量物资让他讨伐北方的张鲁,其实刘备心里的目标是刘璋的益州。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讨伐孙权,孙权惶恐不安,便向刘备求助,刘备以支援孙权为借口向刘璋借兵,刘璋只借给刘备所要求的一半兵力,刘备大怒率兵直接攻打刘璋的益州。
本来刘备孤军在蜀,粮草也不足,没有胜算的可能,可是益州的将领相续投降,让刘璋心灰意冷,最终怕连累无辜的百姓而投降,那么益州十二郡便成了刘备的地盘。
益州十二郡:蜀郡、犍为郡、朱提郡、越巂郡、牂柯郡、建宁郡、永昌郡、广汉郡、梓潼郡、巴郡、巴西郡、巴东郡。
加上“赤壁之战”后占领的荆州四郡和借孙权的南郡一共十七个郡。
荆州五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南郡。
在刘备占领益州不久,孙权就要求刘备归还昔日所借的荆州南郡,刘备找借口推辞,孙权大怒发兵攻打荆州,此时北方的张鲁投降曹操,刘备惶恐之际与孙权议和,将荆州长沙郡和桂阳郡割给孙权,那么刘备只剩下十五个郡。
公元215年,曹操看刘备已经占领益州,汉中犹如益州的咽喉,于是趁孙权攻打刘备的荆州时,先下手为强,率领十万大军讨伐汉中张鲁,张鲁投降。
公元218年,曹操主力军退出汉中后一年,刘备率军攻打阳平关,曹将夏侯渊派张郃与刘备大军展开激烈的战争,到了第二年刘备也没有攻下阳平关,刘备便放弃阳平关转向定军山,夏侯渊率兵誓死坚守定军山,被黄忠杀害,曹军大败。
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支援汉中,刘备采用乌龟战术,坚决不出战,曹操坚持几个月后放弃汉中。汉中失守后,武都郡就被割断了,于是曹操撤军时把汉中和武都郡的老百姓全部撤离。刘备花了将近两年时间,耗费益州大量人力攻占汉中,换来的只不过是两块空地,只能算惨胜。
刘备占领汉中后不久,镇守荆州的关羽率军攻打曹操的襄阳,孙权趁关羽伐曹,率军攻打荆州南郡,南郡将领不战而降,孙权又发兵攻打荆州零陵及武陵,成功攻克零陵、武陵,此时刘备失去了荆州南部所有的领土。刘备登基称帝后,打着给关羽报仇的口号发兵攻打孙吴南郡秭归,吴军大败,南郡秭归成了刘备的地盘。
综上所述,刘备有两个时期地盘最大,一次是益州之战后,另一次是汉中之战后,两个时期都发生在刘备登基称帝前。刘备于公元221年登基称帝,登基时地盘只剩下十三个半郡和秭归县,刘备建立蜀汉两年后去世,其子刘禅即位,是为汉怀帝。
称帝了
曹丕篡汉后,有人造谣说退位的汉献帝被曹丕害死,于是有刘备的部下劝进,刘备就当了皇帝。年号 章武,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
刘备势力最盛时,拥有蜀地、汉中、荆州北部。但是时间极为短暂,具体来说,刘备同时拥有汉中和荆州北部的时间只有几个月。
公元219年,经过两年的苦战,刘备将曹操逐出了汉中,同时占领了蜀地、汉中和荆州北部(荆州的精华地区)。
但是,汉中之战打的极为艰苦,为分散曹操注意力,刘备命令孤军镇守荆州北部的关羽攻击襄阳的曹仁部,以图迫使曹操从汉中撤军。
然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关羽击败曹仁,然后又水淹七军,迫使曹操从汉中撤军。
但这时刘备的盟友孙权开始担心刘备强盛后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且觊觎富裕的荆州北部(之前刘备为了维持与孙权的联盟,已经将荆州南部诸郡送给了孙权,但孙权更加觊觎相对富裕的荆州北部)。于是派吕蒙偷袭正与曹操大战的关羽,占领关羽的老巢江陵等地,导致关羽败亡被杀-------这是东吴从孙权继位一直到亡国,唯一一次胜利的进攻战。
这个事件其实颇为古怪,因为关羽是奉刘备命令北上攻击襄阳以吸引曹操兵力的,目的在于为刘备夺取汉中获得机会。
而曹操从汉中撤军后,刘备应该很清楚,孤军奋战的关羽应该很危险。但是汉中战役结束后几个月时间,刘备没有派遣一兵一将顺流而下支援关羽-------只要派遣一个将领率领数千援军顺流而下,帮助关羽看守后路,关羽就不可能败亡。
但是,没有援军。而后路空虚的关羽被盟友偷袭败亡。
为什么刘备在汉中战役获胜,主力军队已经空闲下来之后,没有派军支援关羽,这已经是一个千古之迷了。
三国演义一书中,为了神话诸葛亮,特意没有提及此事。
关羽败亡后,刘备的地盘就缩水成为了只有蜀地和汉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