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地地下害虫蛴螬为何越治越多,该怎么办?

2025-05-02 00:56: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要选择正确的方法,要不然的话肯定是会越治越严重的。

回答2:

我觉得治疗害虫的话,不能随便乱弄,因为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回答3:

因为在农村很少有人用要去直充,所以导致充比较猖獗。

回答4: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可以去买一些杀虫剂的,是比较有用的。

回答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选择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意味着在上一个季节收获玉米和小麦等作物后,留在田里的秸秆被灭茬机碾碎,然后深埋在土壤中。秸秆还田可以补充日益稀缺的土壤有机质,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是每件事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未分解发酵的秸秆直接转化为土壤后,秸秆上的大量有害细菌和虫卵残留在土壤中,加剧了地下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两种主要的地下害虫,金针虫和蛴螬,令许多农民头疼。每年使用许多化学物质,但是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长期活动,很难有效地杀死它们。


为了防治病虫害,关键是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发生规律,并在适当的时间点采取适当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以前,老王谈过金针虫的防治。今天,他将谈论如何预防和控制蛴螬。蛴螬是圣甲虫的幼虫形式,成年人统称为圣甲虫或圣甲虫。它们属于鞘翅目金龟子。农民通常称蛴螬为蚕、土狗、鸡和蠕虫等。它们大而弯曲,呈C形,大部分是白色,少数是黄白色。


蛴螬幼虫大多生活在土壤中,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未成熟粪便为食。蛴螬的地下活动受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当10厘米土壤的温度达到5度以上时,蛴螬就开始向上移动,活动高峰期在13到18度之间。一旦土壤温度超过23度或低于5度,它就会移动到深层土壤。蛴螬吃的东西超过10厘米,通常早晚都会爬到水面上咬庄稼的茎和根。如果发现蛴螬啃咬的痕迹,可以通过挖掘受损作物下的土壤来找到。春末夏初和秋季是蛴螬发生的高峰期,在防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这一活动规律。蛴螬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除了一部分时间出土的成年甲虫,其余时间蛴螬都生活在地下。从幼虫到成虫,根据地区和物种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