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处理、固溶处理与退火的关系?

2025-04-30 13:05: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先回答第二问:退火是属于固溶处理或者时效处理的一道步骤吗?不是。
实话实说,时效处理、固溶处理这些概念在专业上并不统一,是比较混乱的,甚至于专业人士的看法也不相同,有些也是矛盾的,而退火的工艺是比较一致的,下面就个人看法做一些阐述,不一定能够得的赞同,仅供参考:
固溶处理,个人认为是指将随着温度变化具有溶解度变化的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一般形成单一相,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从这个意义上狭义的讲,固溶处理通常适用于特殊钢,高温合金,特殊性能合金,有色金属。这些合金都形成单一相,且快速冷却后并没有发生相变。
从广义的意义上讲,一般钢的淬火前的奥氏体化也属于固溶处理范畴,但有时未必形成单一相,例如过共析钢会保留一部分过剩相(碳化物),而亚共析钢则形成单一相。快速冷却后发生相变,因此,起了一个专有名词:淬火,以区别其他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的概念来源于铝合金,由于铝合金在固相范围没有相变,想通过像钢那样通过相变来改变组织从而改变性能的做法显然行不通。但是研究发现,铝合金固溶处理后,强度或硬度并不立即达到峰值,其塑性非但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并不像钢那样,淬火后立即获得很高的硬度,但其塑性变得很低。铝合金经过固溶处理后,经相当长时间的室温放置后,合金的强度与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则有所下降。这种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叫做时效。室温下进行的时效叫自然时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时效叫人工时效。一般地讲,经过时效,硬度和强度有所增加,塑性韧性和内应力则有所降低。这个强度硬度增加是过饱和固溶体析出弥散的第二相强化形成的,跟钢发生马氏体转变而产生相变的原理不同,过程类似。
退火通常是得的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前面讲的无论固溶处理还是时效处理,得到的都是非平衡组织,这个特点是他们最大的不同。
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完全退火、等温退火、扩散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对应的,退火总有一款适用于所有的金属和合金,所以退火适用范围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