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一般不买房,这就是日本人对于房产的态度。虽然说国家连续出台政策限制房地产的发展, 但基本上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从国家的本意是不希望房价下降的, 如果那样的话国家的税收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房屋价格不会降, 但也不会.只能是稳步增长.在日本,购买房屋时、拥有房屋的期间及出售房屋时都要征税。如果在东京最北端买一套7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需要约4000万日元(人民币320万元)。但除此之外,第一年一次性要缴纳很多种税金:“房地产取得税”、“所有权移转登记税”、“印花税”、“固定资产税”(跟这次在上海和重庆开征的房产税类似)。 以上述70平米的房子为例,第一年总计要缴纳200万日元(人民币16万元),相当于房价的5%。因此,据日本 “世论调查网”的调查,27%的日本人表示说,宁可租房也不买房。 此外,在日本出售房屋时如果持有期不超过5年,征税比率高达买卖差价的39%,想留作给儿女财产的话,还要付高额的“赠与税”-- 3000万日元(人民币240万元)以上、5000万日元(人民币400万元)以下的财产,赠与税率是20%。我东京的一个朋友山本小姐是个“富二代”,本来不用工作就可以衣食无忧,但她还是每天挤地铁上下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为了缴赠与税,没办法!” 但高征税的另一方面,日本公司的住房福利就很好。上市公司一般都有宿舍,员工可以一直住在公司的宿舍,或者如果自己租房,还可以享受租房补贴。中小企业对员工的照顾也很好。 反观中国,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年轻人因为买不起房子而结不了婚。日本人没有“男方一定要准备房子才可以结婚”的观念,一般都是在婚后夫妻共同努力、条件成熟后才买房子,父母一般也不会为孩子准备房子。 上世纪90年代我刚到上海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没有自己的房子,上海连高楼大厦都比较少,大多是6层楼的老公房。但那时候人们的心态很平和,现在的上海人好像都是为了面子而活着:没有买房子抬不起头来,买了还要跟别人比较。 在日本曾有一个问卷调查:你觉得土地是比存款或股票更有力的资产吗?结果显示, 2000年以后,回答NO的占38.8%,首次超过YES的回答者。这意味着,经济泡沫破灭以后日本人对房地产的想法完全改变了。现在,买房子已经不是日本人一辈子的梦想,2009年的新房成交量比2000年减少了1/3。
日本人也是会投资房产的,近期看尤其是白领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