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女子大都早婚,一般十四五岁就差不多结婚了。但是在这种普遍现象中却有一个人是不同的,这个女子就是吴王李恪的女儿信安县主。在中国历史中,信安县主是吴王唯一一个有史可证的女儿。
信安县主同年不幸,六岁时她的父亲就被赐死了,信安县主于是就被“陪奉献陵”。而这件事一做就做了三十年,一直到四十二岁时才受封出嫁。童年所经历的事情,父亲临死前痛骂诅咒的样子一直在他的心中挥之不去。
那几十年漫长的黑暗的日子也给他的心灵带来严重的创伤,所以即便后来信安县主能够同普通人一样的结婚生子,却仍旧一直怀着怨恨去生活。去世时,信安县主也坚持着要为自己的父亲鸣不平,可谓心酸至极。
她在墓志上强调自己的父亲是“为权臣所疾,谗言罔极,非命而薨”。或许是父亲死前的样子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楚。信安县主的墓志铭上称其是“今上之姑母也”,然而与她这样墓志铭相配的是却是这样惨淡的人生。
不过信安县主的人生中还是有一件幸运的事情的。在她出生的时候嫡母已变成了李恪的续弦萧妃而不是最开始原配杨妃。杨妃是一个非常彪悍的女子,这一点从信安县主的出生时间便能看出来一些,如果当时她还在世,那么信安县主可能就不会出现了。
杨妃去世前,她跟吴王两个人是没有儿子的。而在杨妃去世以后七年左右的时间里。吴王有了包括长子李千里及女儿信安县主在内,一共是四个儿子和至少一个女儿。这样看来,并不是生不出儿子,是因为没机会。
倘若杨妃还在世,可能这些孩子也是没有机会出生的了。杨妃的厉害,由此说来也是令人震惊的了。更让人震惊的是,吴王身为最有权势的男人,居然也拿他这个原配夫人没有办法,只能任由他肆意妄为。
他经常靠和乳母的儿子赌博、甚至打猎踩庄稼来发泄过日子。可以说信安县主虽然被幽禁几十年,一直到了四十二岁才出嫁。但是她没有遇到杨妃这样的彪悍的嫡母,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