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收入之所以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供地增加,另一方面楼市销售情况尚好,房地产企业的拿地需求也比较旺盛。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房地产供地11.5万公顷,同比增长7.2%。这是近四年来全国房地产供地量首度出现正增长。
自2009年开始,我国房地产用地供应开始进入提速通道。2009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10.91万公顷,2010年便增加至15.42万公顷,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16.91万公顷和16.56万公顷。
2013年,我国房地产用地供应一度高达20.32万公顷,创下近十年来的顶峰。此后开始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15.1万公顷,此后的2015和2016年分别为12万公顷和10.75万公顷。
从近年来的楼市地市表现来看,楼市走势会直接影响土地供应。当楼市销售火爆时,土地供应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究其原因,一是房地产企业购地需求减少,二来土地供应方——地方政府也并不情愿在土地市场低迷之时大量低价出售土地。
201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万平方米,增长7.7%,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3701亿元,增长13.7%,均创历史新高,好于市场预期。
销售的旺盛带动了房企进一步拿地,以增加土地储备。而在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后,一些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也陆续出台2017~2019年三年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加大供地量成为主要做法,以求稳定市场预期。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住宅土地供应74宗,合计供应规划建筑面积是最近4年最高,达到了1014万平方米,同比2016年全年上涨了304%。
此外,因一二线城市楼市调控趋紧,房地产开发商转战三四线城市,后者的土地成交及出让收入同比也均有上涨。
中国指数研究院据显示,2017年我国三四线城市共成交土地15368宗,成交土地面积5750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3%;土地出让金13492亿元,同比增加78%。
国土部近日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也显示,在热点城市市场调控从严的背景下,企业向三四线城市转向明显,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异常交易出现持续增长,2017年四季度,三线城市综合、商服、住宅地价同比增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