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叠加晕预测的深度

2025-04-26 01:17:2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构造叠加晕预测热液矿床盲矿深度有两个含意:一是构造叠加晕预测盲矿深度的能力,二是在矿山预测的实际深度(图1–7)。

图1-7 构造叠加晕法预测深度剖面图

(1)构造叠加晕预测深度能力取决于矿床体的前缘晕离开矿体头的距离,研究表明(邵跃,1997;李惠,1990,1991),热液成因有色金属(铜、铅、锌、钨、锡、锑等)和贵金属(金、银等)矿体原生晕的前缘晕离开矿体头部一般可达200~300m,构造叠加晕可超过300m,据此确定了构造叠加晕预测盲矿体的头部最大深度一般为200~300m,盲矿体的头部最小深度取决于构造叠加晕特征,特别是前缘晕及近矿指示元素强度,前缘晕及近矿指示元素强度都高,预测盲矿体头部较浅,反之,则较深。预测盲矿体最大深度参考矿床已知矿体规模(延伸大小)。预测深度还与前缘晕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赋矿构造的性质(压性、压扭、张性)、围岩性质及地球化学障有关。

(2)构造叠加晕预测深度是随矿山控制深度增加再往深部推进预测200~300m为盲矿的头,即构造叠加晕在矿山预测深度决定于取样的钻孔或坑道深度,采样坑道、钻孔越深预测深度越大,如在地表采样,可预测地表之下200~300m深部盲矿体头部。如在深1000m采样,可预测1200~1300m之下盲矿体头。如上部已知矿体倾向延伸有300m,前缘晕长按200m,则预测靶位应在1200~1500m区间(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