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区位于小兴安岭东南地区,地理坐标大致范围为北纬46°30′~49°40′,东经128°30′~130°30′。该区是小兴安岭早中生代花岗岩出露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与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较为强烈,已发现钼铅锌金银钨铁等矿床、矿点几十处。目前为止,西林铅锌矿等因开采历史久远,资源已濒临枯竭,急需利用新的找矿理论和技术创新,达到危机矿山深部找矿、接替资源的目的。研究区内近年来随工作程度的不断提高,相继发现了大型、超大型钼、金等矿床多处,但因属典型浅覆盖区,受地质现象出露不好,使该地区的基础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加上不同时代、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侧重点不同,从而对一些重大基础问题、成矿作用等认识上仍有较大分歧,缺乏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因此,本书试图通过对小兴安岭东南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来探讨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和构造环境等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为探讨古亚洲洋、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提供重要信息。
本选题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小兴安岭东南段早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时代
正确建立并完善小兴安岭东南段早中生代花岗岩年代学格架,是进行花岗岩研究的基础,因此要充分依据前人对小兴安岭东南部早中生代花岗岩形成时代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系统划分和对比,建立研究区内花岗岩的构造-岩石组合框架,探讨中生代巨量花岗岩成因及其与古亚洲洋构造域闭合、碰撞、碰撞后垮塌等大陆动力学演化关系等,为进一步研究古亚洲洋、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时空演化过程,提供较可靠的年代学依据。
2.小兴安岭东南段早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探讨
本书试图以小兴安岭东南地区的早中生代花岗岩为例,在系统研究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岩相学基础上,通过研究花岗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讨论其花岗岩岩石成因与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关系、花岗岩形成与古亚洲洋构造域闭合、碰撞、碰撞后垮塌等大陆动力学演化关系等,进而探讨古亚洲洋和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演化历史,以及该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有关(超)大型矿床形成与碰撞后的大规模伸展体制下的大地构造背景关系等。
3.小兴安岭东南段早中生代花岗岩有关多金属成矿系列及其演化
与花岗岩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中矿床(化)类型具多样性,如岩浆热液型矿床系列中常有矽卡岩型、斑岩型、脉型等多种矿床类型或叠加型等,并使成矿系列具有同源性、多样性、继承性和过渡性、互补性的特征(翟裕生等,2000)。根据区域上已知矿床以及新发现矿床矿点的矿化类型以及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对赋矿地层、控矿构造以及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的研究,初步确定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包括矽卡岩型、矽卡岩-热液型、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斑岩型等。本次通过研究区域上的早中生代花岗岩时空演化规律来讨论岩浆活动与成矿系列及其演化之间的关系,以铁力鹿鸣—兴安—前进地区钼铅锌多金属矿田、西林铅锌铁矿田为重点,研究早中生代花岗岩有关典型斑岩型钼(金)矿床、中温热液型铅锌矿的矿化蚀变特征,研究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主、微量元素特征,初步建立含矿和非含矿(斑)岩体判别标志,建立与花岗岩有关成矿系列,系统总结讨论该地区花岗岩多阶段演化、侵位与多期次成矿特征、成矿规律和区域成矿条件,逐步完善研究区内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的成矿系列及其演化特征,利用矿床成矿系列上存在的成矿元素、成矿特征、矿床类型、矿化强度等的差异性、互补性、过渡性特征来预测该地区找矿方向、矿床类型,为勘查部署提供依据。
4.花岗岩有关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底侵作用关系探讨
自从Fyfe等(1973)提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和Bird等(1976)提出拆沉作用的概念以来,底侵和拆沉作用作为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和大陆动力学演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均得到了广泛应用。90年代以来,地质学家们认识到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实际上是对流地幔物质热输入的产物,强调将壳幔相互作用引入花岗岩的形成机制,认为岩石圈拆沉和幔源岩浆底侵过程中的壳幔相互作用,对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邓晋福等,1999;任纪舜等,1999;肖庆辉等,2003;毛景文等,2004;胡瑞忠等,2008)。已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岩石圈拆沉、减薄和底侵作用等壳幔相互作用,导致不同圈层的物质和能量发生跨圈层的迁移和再分配,从而从宏观上控制了花岗质岩浆活动和一个大区域优势矿种和矿床类型的形成与分布(胡瑞忠等,2008)。本次试图从底侵作用-壳幔深部演化角度审视成岩成矿作用,讨论与解释研究区内与早中生代花岗岩密切相关的铁、钼、铅、锌、金等多金属矿床成矿机理和区域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系统中物质与热能问题,为该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有关多金属及金矿床成矿作用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