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王朝都有着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如果一个政权从繁荣逐渐走向了灭亡的时候,必定会有一些人站出来,顺应天命,来趁机的进行反抗,然后就是经过一系列的战争,获得自己的领土,可是明太祖朱元璋却没有这般行事,而是主动放弃了元朝一片不小的疆域。他为何会做出这种选择?这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元朝的这部分土地上,还有较为强大的势力。
而当时明太祖朱元璋才建立明朝没多久,手握的政权还不稳固,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精力去征服那些部落势力。因此,他就决定先稳固政权,然后再想如何去征服那些势力。然而令他没有想到是,他这一缓让那些地区势力成长起来了;等之后再去攻打的时候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就是朱元璋可以说是众多建国皇帝当中,对于领土的扩张最不感兴趣的一个,甚至还对于周边的十几个小国家,下出规定不允许对其进行讨伐,还写到了祖训里面,可见他认为这些地方不仅人口构成上就是“夷国”,且地理偏僻,不能给“中国”带来实利,可以反击,但不可主动攻打,蒙古当年也入侵过高丽,元太宗窝阔台汗就曾四征高丽然后失败了,蒙古大汗贵由汗和蒙哥汗又四征高丽还是失败了,所谓“朱元璋为何只取云南行省、辽阳行省而不取征东行省、缅中行省”的原因实质上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客观地说,朱元璋这个人呢虽然个性有些缺陷,比较偏执、残暴,但是能力确实没得说的,不然也不可能灭掉元朝。
中原王朝真正占领实行直辖统治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到朱元璋去世前大明王王朝大致的版图轮廓基本被勾勒出来,并不存在主动放弃领土的问题。
在现代国家概念出现之前,古代王朝或者王国的疆界都是弹性的。也就是说谁的拳头大,谁的领土就大。除了秦朝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政权的版图在开国帝王的时候达到最大,汉朝还是唐朝都不是在刘邦和李渊的时候版图达到顶峰的。
因为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好好的把握住,所以只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