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有必要吧。但我不会在日常生活中特意去制造一些挫折给孩子。就好比,女儿喜欢去楼下小区的健身设施那里去各种引体向上,各种爬。她会遇到吊到一半上不去,大喊妈妈帮忙。我是不会去帮的。然后她就会自己想办法先腿去夹住一些器材来保持平衡。比如荡秋千,大部分的家长都是手动帮孩子去推动。但我家是孩子自己荡,像大人一样靠身体动作来保持一致在空中运动。我想说的是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大大小小类似这样的挫折,大人守住底线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变好。久了,孩子遇事第一就是想办法解决,不会想着怎么办怎么办找别人帮忙。
没有太大的必要去刻意制造挫折吧,原本应该经历的事情让他自己去经历,基本上就够了。孩子还小,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如果制造了过多、过于困难的挫折,很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让孩子变得胆怯、迷茫,对生活和自己产生怀疑。其实重点不在于挫折的大小和多少,而是家长和孩子如何面对和解决挫折,因为挫折的意义,是让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并且逐步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是特别重大的挫折,应该由父母视孩子的年龄和承受能力做稀释,并进行正确引导,让孩子如何更好的接受,在心里得到安慰,对事物有正确的理解和感悟。比如至亲离世,比如家庭巨变,比如受到了伤害,比如校园欺凌,这些都应该做处理,降低伤害。否则一次强打击真的会毁了一颗心,这将成为内心永远的伤害。
我会让孩子去学钢琴,钢琴很难,就是一项大挫折,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孩子确实抗压能力强了很多。遇到更高一层的知识,手法。她会跟我说一样的话了:学钢琴就像爬山一样,努力爬啊爬,很辛苦,但到了一个山顶就可以轻松很多了。接着继续爬,又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但坚持就又可以到一座山的山顶,只有不断的爬才会看到更多更美好的事情。学钢琴到最后也会更多钢琴知识。还有舞蹈,每天练基本功,练基本功是相当辛苦的,娃儿每天睡前基本功。我说的舞蹈主要是基本功哈,不是那种花拳绣腿舞两下那种。每天都坚持练基本功本身就是一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