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油藏为主的聚集地带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以《中国油气盆地的风格和领域》为题,给第27届国际地质会议提交的论文中(孙肇才,1984),曾以“由中条期(17亿年)以前太古宙—古元古代麻粒岩和角闪岩为核心组成的加里东期地台内部大型隆起”,作为中国油气盆地10项风格之一,以四川、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中的川中古隆起、古中央隆起和塔中隆起,用克拉通内“古隆起”的概念作过内涵5项特征的表述。其中,鄂尔多斯“古中央隆起”是笔者根据20世纪60年代初的资料,在该区东西不同石炭系沉积体系所呈现的“一条扁担两个筐”的上古生代沉积格局影响下提出来的(孙肇才,1964)。
随着资料的积累,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地调所的双边盆地合作,在考虑为什么在中国的克拉通上有相同时期(加里东)的中部隆起同时,从这些古隆起在上述3个地区,几乎都是在被动大陆边缘(震旦系至下奥陶统)基础上,通过同造山期的残留海(remnant)复理石盆地(中、上奥陶统至志留系)阶段,再发展到造山期后的磨拉石(泥盆系)盆地阶段;从3个地区中央隆起上,都缺失或仅有减薄的中、上奥陶统至泥盆系沉积来看,表明3个盆地在早古生代都有一个前陆盆地的发展阶段。以鄂尔多斯中央隆起为代表的3个盆地中的中央隆起,是作为当时的前隆地位发生和存在的(孙肇才,2003)。
之所以用“最大”和削截圈闭来谈前陆隆起上的油气系统,作为地区实例,在国外,不能不提到西加前陆末端上(因邻加拿大前寒武纪地盾而无独立的前隆产生),由早白垩世油砂矿、重油及“含沥青古生界灰岩带”(加方称作carbonate trend)3种非常规资源组成的储量达到1560×109bbl(1981年数字)的巨大(高出当年全世界剩余探明储量880×109bbl近两倍)削截圈闭(见图2-39);不能不提到同样性质油气在东委内瑞拉前陆盆地隆起上,储量达到100亿吨(有的数字是300亿吨,私人公司数字是100亿吨)长700km,最宽60km著名的由第三系渐新统组成的奥里诺科(Orinoc)油砂矿;不能不提到美国的东得克萨斯及位于阿拉斯加北坡前陆盆地巴罗(Barrow)前隆上,当作不整合削截圈闭头号案例上了查普曼《石油地质学》,油气可采储量超过18亿吨的普罗得霍湾大油(气)田(图2-52);甚至不能不提到我们在美国龙茵它盆地南部书崖(Book Cliffs)内侧Sunny Side前陆隆起上看到的大油砂矿(曾经开采)。在国内,前陆隆起上的油气聚集,不仅不应忘记塔里木的塔中和鄂尔多斯“中央隆起上”的长庆(亦称靖边)大气田,当前中国国内以海相碳酸盐岩作储层的地质储量达到12亿吨的轮南-塔河油田,也是一个早古生代前陆隆起上的巨大削截圈闭(见案例三)。
图2-52 北坡(阿拉斯加)前陆盆地主要的地质构造单元(a)和概念化了的北坡横剖面(b)
(据H.P.Jones and R.G.Speers,1976,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