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通史和纪传体通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记叙历史事件的线索上:编年体通史以时间为线索,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线索。
编年体通史,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详细过程。比如《资治通鉴》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跨16个朝代,共1363年。
纪传体通史,主要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皇帝的传记称“纪”或者“本纪”,其他人的传记称“传”或者“列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的称“表”。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等五部分,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编年体,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代表作:《史记》。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编年体是以国家纪年为顺序来记录各个事件发展,一年记录一年的事情,里面可能涉及很多人物。左传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则是以人物为单位,以发生在这个人物身上的事件来编写,时间跨度可能很长,从这个人物出生到其去世。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