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都想去泰山封禅,封禅就是祭天地,向世人昭告自己的丰功伟绩。但是泰山封禅并不是哪位皇帝都可以的,必须有惊世大功,否则封禅会倒霉的。《史记》里面给出了泰山封禅的条件,要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盛世明君,政绩显著,天降祥瑞,天下归心。
君王想“泰山封禅”究竟多难?
“泰山封禅”作为中国古代最神圣的一件事情,对帝王的要求更是相当严格。严格到要从天下大局上做到九九归一、在天意上要得到关照、自己的功绩更是要百利而无一害的三个方面上进行综合考量才可以去“泰山封禅”,所以说难度非常大,也正是由于要求的严格,历史上仅仅只有六位皇帝得此殊荣。
一、国家统一,太平盛世
“泰山封禅”主要是统治者满足了百姓的愿望而进行的活动,而他们最想要的大概就是一个没有战乱的太平盛世,这就要求到了国家也需要得到统一,才有资格进行封禅。比如说秦朝的秦始皇作为六位封禅皇帝之一,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是千古来的第一帝,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以此殊荣当之无愧。
二、天降祥瑞,万物归一
第二点就是上天的旨意,古代的人们都比较封建迷信,相信神的存在,所以要判断自己是不是应该当君王、有没有机会封禅,就需要上天来进行表示。如果出现了自然是锦上添花,没有祥瑞之兆则说明还不尽如人意,就要重新考虑自己是否可以进行封禅,如果忤逆天意,国家会动荡不安,百姓也不会信服。
三、君主圣明,功绩卓越
前两点都满足的话,还要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自己是一个贤明的君主,而且功绩非常卓越不凡,这样才更有资格。比如说六帝之一的汉武帝刘彻,他就做出了很多贡献,比如说军事上大力开疆拓土,弘扬汉朝国威,为以后的祖孙后代建立一个强大的汉王朝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儒家思想成为后世中心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说封禅并不会被反对。
历史上哪六位皇帝获此殊荣?
有史记载,历史上封禅的皇帝有六位。建立秦朝的始皇帝,西汉的汉武帝,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唐代的高宗和玄宗,最后一位是北宋的真宗皇帝。
秦始皇嬴政消灭六国,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汉武帝在地方上实行刺史制度,运用察举制来选拔人才,实行推恩令制度,开疆拓土,北击匈奴。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先开通丝绸之路。开拓了汉朝最大版图,功绩辉煌。
光武帝刘秀结束了王莽以来的军阀混战局面,大兴儒学教育,东汉也被后世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时代。唐高宗李治在位时老百姓安居乐业。唐玄宗在位时,他先后清除武则天余党,平息卫氏乱政,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创开创了开元盛世。实现了大唐的盛世。这五位帝王被历代皇帝所仰视,称为他们望尘莫及的标杆。其功绩得到后世君王和史学家的认可,因此封禅泰山也是历代皇帝的楷模。
宋真宗赵恒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使宋朝人们限于沉重的赋税之中,他沉迷于方术,爱奢侈享乐,劳民伤财,宋朝的多座城池被辽占领,国家分裂,内忧外患,宋真宗封禅泰山真是没脸,宋真宗封禅泰山的行为让后世帝王的封禅泰山的梦破碎,此后帝王来泰山就变成了只是一种仪式。
为何历史上只有六位皇帝获此殊荣?
虽然五岳独尊泰山,泰山也被历代的帝王所敬仰,当是可以封禅泰山的帝王并非是人人皆有资格的。想要封禅泰山首先是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这个皇帝是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皇帝,第二他在位期间需要国泰民安,政绩斐然,第三,不仅要是太平盛世,还有着祥瑞的出现。只有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这三件事情,他才有资格去泰山封禅。
历史上去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这么几位,第一位是天下闻名的秦始皇,然后便是定了一个民族名字的汉武帝。之后便是结束新莽王朝的汉光武帝,再然后还有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可以说除了最后一个宋真宗之外,其余的五位皇帝即便是妇孺也是人皆晓之。可以说前五位皇帝对于中国历史都是起着十分的重要的影响的。
而且封禅也是代表着一个皇帝的成就。但是泰山封禅的地位也不是一定的,唐朝唐太宗便曾经认为泰山不过如此,后来武则天更是去了其他地方祭天。我想谁也不敢说武则天她没有资格去泰山封禅吧?不过话说到原来的问题,之所以只有六位帝王敢以去泰山封禅,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已经够了资格,并且有那个胆识去封禅了。
因为如果一个皇帝没有相当的功绩还去选择泰山封禅的话,那么他必将成为史书上的笑话。他也必然被后世人所耻笑,就如宋真宗。虽然他政绩尚可,但是他相对于其他五位皇帝是差距很大的,因此他的封禅也就使得后代许多皇帝对于泰山封禅的意义产生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