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有期行 期,约定。 今意其实很多 比如规定的时间 如期限 比如盼望,希望 如期望
太丘舍去 去,离开 今意差不多也是离开
下车引之 引,拉,牵挽 今意引导
元方入门不顾 顾,愿意考虑顾虑这里应该是引申为不理友人的引 今意照顾?
------------------------------------
律诗 咏物诗 拟人联想 借春雪之口 表达了对于春天迟迟未来的渴望,同时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
-----------------------------------
大概是这样的
孩子 要学好语文 尤其是文言文要把那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看熟
古义:
1、正,不偏斜。《说文》:是,直也。
2、对的,正确的。《淮南子·脩务》:立是废非。
3、此,这。《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4、赞同; 认为正确; 肯定。清· 刘开《问说》: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今义: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
2、表示答应的词:~,我知道。
3、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4、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石头的。
5、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
组词:
1、但是[dàn shì] 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
2、就是[jiù shì]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多加“了”)。
3、正是[zhèng shì] 就是。
4、总是[zǒng shì] 永远地;无例外地。
5、只是[zhǐ shì] 仅仅是;不过是。
6、要是[yào shi] 如果;如果是。
7、不是[bù shì] 对判断词“是”的否定。
8、可是[kě shì] 表示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
9、是非[shì fēi] 正确的和错误的。
10、于是[yú shì] 连词。表示后一事接着前一事,有时表示因果关系。
11、若是[ruò shì] 如果;如果是。
12、是否[shì fǒu] 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