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是比例吗?
基沙三座大金字塔第一大库夫金字塔在西元前2500年建成,其原始高度481.3949英尺,底边周是3023.16英尺,其底边周长与塔高符合圆与半径关系(半径X2Xπ)等于周长,而圆周与半径的关系即π直到西元前3世纪希腊人从一次失败教训中才总结出来的。这不可能的事在2500年前便发生了。而另一件不可能的事,就是古埃圾人不能知道π值外,也应不会知道地球确实的形状和尺寸,但在大金字塔的面积与地球面积却存在著比例关系,即(1:43200),让塔高481.3949英尺乘以43200就得3938.685英里这数值比目前最精确的地心到南或北极半径只小了11英里。
同样,如果把塔底边周长3023.16英尺乘以43200,就得到24734.94英里,这比地球绕赤道的周长24902英里小了170英里,只是百分之0.75误差。
-------------------------------------------
任何金字塔的几何构造都牵涉到两个基本因素:一、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二、金
字塔在地面的周长。以埃及的大金字塔为例,它的高度(481.3949英尺)和周长
(3023.16英尺)之间的比率,恰好等于一个圆圈的半径和圆周之间的比率,即2π⑥。
因此,如果我们将这座金字塔的高度乘以2π(如同我们根据一个圆圈的半径计算它的
圆周),我们就能够精确算出金字塔的周长:481.3949×2×3.14=3023.16。相反地,
如果我们将这座金字塔的周长除以2π,也同样可以算出它的高度:3023.16÷26÷3.14
=481.3949。
这样精确的数学关联,几乎不可能出于单纯的巧合。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埃及
大金字塔的设计师确实了解π的原理,刻意将它的数值应用到金字塔的营建上。
现在,让我们看看泰奥提华坎古城的太阳金字塔。它四面的角度是43.5′,而埃及
大金字塔的角度则为52′。太阳金字塔的坡度比较平缓,因为它的底部周长达2932.8英
尺,比埃及大金字塔小不了多少,而高度却少了许多(在巴特雷斯“修复”之前,大约
233.5英尺高)。
基本上,大金字塔呈现的是地球的北半球——利用投影法将这个半球体表现在平面
上,如同绘制地图……大金字塔是以四个三角平面制作的投影。金字塔的顶峰代表北极,
底部的四边象征赤道。因此,它的周长和高度的比率被定为2π。大金字塔是依照1:
43200的比例呈现北半球
-----------------------------------------
在埃及大金字塔上发挥效用的人公式,并不适用于太阳金字塔,4π公式却能。如
果我们将太阳金字塔的高度(233.5英尺)乘以4π,我们就能够相当精确地计算出它的
周长:233.5×4×3.14=2932.76(和正确数字2932.8英尺相差不到0.5英寸)。
古埃及金字塔以惊人的建筑技术,独特的天文学和数学价值闻名世界,并唤起了人们的种种好奇心、推测和遥想。现在,国外有不少人又在探究“金字塔能”的奥秘。
“金字塔能”是法国人鲍维斯发现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下半叶,他到胡夫大金字塔参观游览,发现在塔高1/3处叫做“王室”的厅堂内,有一只垃圾桶,尽管“王室”的温度相当高,但堆放在桶内的有机物质如猫狗之类小动物的尸体,经过很长时间竟然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和木乃伊化了。
于是,鲍维斯突发奇想,回去后动手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金字塔形构造物,把死猫放在它1/3高处的平台上,结果死猫同样没有烂,而是木乃伊化了。用其他有机物质做同样试验,仍然得到同样结果。此后,许多人作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明在金字塔的该位置还能保存食物、剃刀刀片等许多东西。由此,人们估计在金字塔形构造物内有一种能量,并称之为““金字塔能”。
为了弄清“金字塔能”是怎么回事,捷克无线电工程师卡里尔·特鲁哈鲍尔进行了实验,他把剃刀刀片放进他所做的金字塔形构造物内,结果发现刀片变锋利了,大大延长了它的正常使用寿命。1959年,特鲁哈鲍尔申请专利,获得了捷克专利权。
美国物理学家格·帕特里克·费拉纳恨从理论上对“金字塔能”做了解释,他认为:“金字塔能”实际上就是一种电磁波的作用,不过这种电磁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得多,是一种微波。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着微波,而金字塔形构造物的特殊结构,最有效地汇集了来自各个方向的微波,使它们谐振、增倍,从而构成了“金字塔能”,他在进一步研究后,提出一个平面金字塔的概念,并设计了“费拉纳根实验性感受器”这是一个圆锥体,实验证明,这种圆锥体也具有金字塔形构造物所具有的同样现象和同样效果。然而,这些只能说是对“金字塔能”的一种解释,至于“金字塔能”的奥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讨。
任何金字塔的几何构造都牵涉到两个基本因素:一、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二、金
字塔在地面的周长。以埃及的大金字塔为例,它的高度(481.3949英尺)和周长
(3023.16英尺)之间的比率,恰好等于一个圆圈的半径和圆周之间的比率,即2π⑥。
因此,如果我们将这座金字塔的高度乘以2π(如同我们根据一个圆圈的半径计算它的
圆周),我们就能够精确算出金字塔的周长:481.3949×2×3.14=3023.16。相反地,
如果我们将这座金字塔的周长除以2π,也同样可以算出它的高度:3023.16÷26÷3.14
=481.3949。
这样精确的数学关联,几乎不可能出于单纯的巧合。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埃及
大金字塔的设计师确实了解π的原理,刻意将它的数值应用到金字塔的营建上。
现在,让我们看看泰奥提华坎古城的太阳金字塔。它四面的角度是43.5′,而埃及
大金字塔的角度则为52′。太阳金字塔的坡度比较平缓,因为它的底部周长达2932.8英
尺,比埃及大金字塔小不了多少,而高度却少了许多(在巴特雷斯“修复”之前,大约
233.5英尺高)。
基本上,大金字塔呈现的是地球的北半球——利用投影法将这个半球体表现在平面
上,如同绘制地图……大金字塔是以四个三角平面制作的投影。金字塔的顶峰代表北极,
底部的四边象征赤道。因此,它的周长和高度的比率被定为2π。大金字塔是依照1:
43200的比例呈现北半球
[遗失的金字]塔金字塔的构造和建造背景
公元前2480年的古埃及,是胡夫王的统治初期。与每个法老一样,上任伊始他就准备建造百年后的坟墓。于是,在每个夏天,皇室成员走遍尼罗河流域,从每个村落中选择身强体健的男子,作为建造大金字塔的劳力,为君王服务。当听到“以国王的名义……”时,被选中的男子就只能无条件的服从。
尼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淹没陆地,滋润土壤,使耕地肥沃,农业发达。埃及因此成为历史上最早不必将全部劳力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譬如建造金字塔。满载劳力的大船将沿着尼罗河水蜿蜒而上,沿途经过两岸的悬崖和田野,目的地就是现在开罗西南方10公里处的吉萨。
埃及神话记载,万物之初都是浑沌液体,在浑沌中最先出现的干土呈金字塔形状,象征着生命。但古埃及人却在某种冲动的驱使下,选择这象征生命的形状修建死者的安息之所。新上任的法老胡夫也在相同的冲动下来到沙漠,来此见证他的统治时期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仪式。
在公元1889年巴黎的艾费尔铁塔建成之前,大金字塔一直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物。但庞然大物必要源起于平地,因此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巨型建筑物来说,稳固是关键。建筑师计划使用巨型大理石块,以递减的方式层层向上排列,这是最稳定的结构。建造地点选定后将首先被清理铲平,随后由技艺精湛的石匠打造地基,一大片方整的大理石地面将成为金字塔的核心。
经过粗略估算,修建大金字塔需要500万吨石头,需求量虽然庞大,但吉萨附近就可以供应大部分。采石场在金字塔建筑地点南面,约有1500名采石工人在那里工作。由于铜是古埃及人当时掌握的最硬的金属,因此每名采石工人会配有一把铜制凿刀。他们用铜凿刀将巨石凿开小孔,打入木楔,并在上面浇水,木楔浸水膨胀的力量就可以将石块胀裂。但铜凿刀敲击数十下后就会变钝,因此需要另一组人用火将钝凿软化,磨利后过水降温,以便石匠们再次使用。
每块开采下来的石头的重量都超过了1吨,有的甚至重达两吨半,如何运输是大问题。吉萨当地产一种很特别的黏土,在黏土铺就的路面上洒水,沉重的石块就可以在上面滑行,但水量的控制很重要,如果水量不够反而更加费力。在不适宜洒水的地方,工将匠们就在路面上铺圆木,让巨石在圆木上滚动前进。
巨型石块集中到金字塔现场后,就由专门的石匠切削加工,并根据每块石头上标注的记号嵌入应该放置的地方。他们仅使用简单的三角板和铅锤,就可以把每块石头切削打磨得光滑平整,使得石块之间衔接紧密,如同用水泥粘合一样,甚至在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侵蚀后仍然屹立不倒,直到现在,人们也很难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胡夫金字塔一共建造了20年,雏形逐渐显现的时候,已经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这时候就需要建造长长的坡道,以便工人把石块继续运到高处。劳工们使用吉萨天然的沙土,用矿石膏和灰泥黏合,堆成长长的斜面,将巨石拉上金字塔。考古学家估计,斜坡的长高比例大约在10:1,这是保证运输方便和使用最少建筑斜坡材料的最佳比例。但当金字塔逐渐变高,这种长长的斜坡就不能适用,因为如此计算,通往塔顶的斜坡长度将达到惊人的4800英尺,所需的建筑材料也将是大金字塔的三倍之多。因此在最后的加高工程中,建筑师们会选择建造较省材料的螺旋型坡道。
尽管吉萨当地就出产大理石,但以大金字塔的体积来说,仅凭手工制作200多万块的巨型石块,仍然是项巨大的挑战。古埃及人究竟如何在建造期限内找到数量如此之巨的石材,一直是未解之谜。后人在金字塔南面找到的线索,为这个疑问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距离地面30英尺处有个开口,是19世纪的探险家使用炸药炸开的,这里是唯一能看到金字塔内部的地方。可以看到,里层的石头比外表看到的粗糙许多,而且都由大小不一的石块组成,有些甚至小如瓦砾。也就是说,在金字塔整齐的外层石块和内层墓室之间,填充进了不合规格的石料。这也许就是古埃及人加快建造速度的方法。
随着金字塔不断长高,建筑师必须考虑金字塔内部墓室的安排,并预留出通往墓室的廊道。胡夫金字塔内部有三个墓室,第一个在修建地基的时候就开始建造,因为它深入地下600英尺。第二个在金字塔内部约100英尺高的地方,就是所谓的“王后墓室”,自发掘以来便空无一物。公元前2474年,第三个——最高也是最重要的——陵墓开始动工,这将是胡夫王最后的安息之所。通向墓室的大廊道也同时开始搭建。大廊道全长达153英尺,内壁使用巨型的磨光石灰岩板紧密接合。
大金字塔开始建造后的十几年,一艘驳船载来了一些来自250公里外亚斯文采石场的特别货物:9块巨型花冈岩。每一块的重量超过50吨,需要200人才能挪动。在建造大金字塔的数百万石块中,它们是最重要的。神圣的墓室是金字塔的中心,必须加强保护。在法老的墓室完工之际,这9块花冈岩将用以建造墓室上方的屋顶。建筑师会在每块花冈岩上用红赫石画上中线,以便将巨石置中对齐。但如此巨大的重量如何平均分配?巨石的体积和重量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果直接摞放,花岗岩就会破裂。最后,为了分散层叠巨石之间的巨大压力,建筑师在每层花岗岩之间都垫上了三角形的楔子,使重量往外分散而非向下压。九块岩石最终使用了五块,并留出了之间的四个空隙。这些空隙高3.5英尺,可以让人爬行通过。因此当时参与建造金字塔的劳工们得以在空隙间的墙壁上留下了一些涂鸦,随手拼出的一些人名,有的地方还能看到红赫石描出的参考线。
当大金字塔建造至约100米高时,最后三分之一高度的材料已经无法从主斜坡运送,因此建筑师们倚大金字塔,修建了一条螺旋而上的“盘山”坡道,以避免加高主坡的额外庞大工程。四棱锥体形状的顶石的处理和搬运比其它石块都谨慎,因为它的侧边非常光滑,于是石匠专门在下方做了个向外突出的石栓,工人们旋转石块,就可以让石栓与下方石块的沟槽契合,将顶石固定。
顶石放好后,金字塔实际已经搭建完成,但外部塔身仍然需要最后的修整。外围的螺旋坡道需要撤除,并加上斜面的石板,使金字塔的外表光滑平整。当大金字塔最终完成时,四面已经磨平打光,在阳光的照射下看来非常炫目,与我们今日所见的金字塔非常不同。而现在看到的金字塔已经没有了外围的斜面石块——因为中世纪建造开罗城的时候,这些石块被取走,作了建筑材料。
公元前2460年,不朽的坟墓建成。大金字塔东边的一条大石子路通往位于尼罗河边的一座庙宇。那里将作为胡夫法老遗体的暂放之处。法老的木乃伊转移到金字塔内部后,根据古埃及的礼俗,会先放在地下墓室,随后移至第二层墓室,最后才将棺木移到第三个墓室,放进石棺。
星相是古埃及人测量一切的依据。在他们眼中,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在星空中可以找到参照,他们的日历也根据夜空中星星的移动而定,因此大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也不能缺少。古埃及人把星空中的一个特定位置称为“万物不侵者”(我们称之为拱极星),并认为这就是永恒之物,他们对此充满敬意。在国王墓室的北墙,有一条小通道,它穿越层层石壁,直通到金字塔的外墙。这洞孔的位置彷佛望远镜一般,就对准夜空中的那处“万物不侵者”。
古埃及人相信,法老死后,会经历一个“升天”的旅途。关于这段旅程,象形文字有多种描述:法老将变成鹰隼,或者借助风暴、冰雹、闪电等自然力量上升。无论过程怎样,这段旅程总会以同样的神秘方式结束:法老将与“万物不侵者”汇合,并一同起始另一段旅程。
古埃及建筑师们相信自己完成了一具复活机器,这机器能制造不朽。“以国王的名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以国王的名义,借助我们的手,使他获得永生。”
一个法老死去了,但仿佛仍然与那些建造者常相左右。如同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命运之轮不断运转,众生万物都不会真正消失。4500年来,胡夫金字塔的外围石块遭掠夺搬离,但大金字塔依旧挺立,这多少证明了建造者的信心:它是地球上最接近永恒的事物之一,它的存在证明了人类的智慧。